![]()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虎嗅独家获悉,9月后,从北京、广东等地“调”来的超过百位核心工程师,汇聚到了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C4楼。此后,C4楼封闭了两层办公楼层,员工需要刷工牌及特殊的安保审批,方能进入。
百余位核心工程所投身的,是阿里内部的秘密项目针对C端用户的“千问APP”。虎嗅了解到,该项目由集团最高层批示,由夸克、阿里云等业务线核心工程师组成项目组,在阿里内部这属于战略级别项目——旨在杀入C端模型市场。
在国外,这一市场最为知名的,是OpenAI旗下的ChatGPT系列,而在国内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豆包、元宝、DeepSeek厮杀正酣。
加磅C端
在阿里内部,2024年全年,针对C端模型市场、AI搜索入口市场,夸克是集团内最为重要的产品。与此同时,阿里云的通义Qwen模型并未直接杀入C端市场,而是更关注在开源社区(业内专业开发者)的下载量和使用情况。
虎嗅独家获悉,阿里内部给基础模型团队的考核维度,以模型影响力为导向,这包括了衍生模型的总数量以及在开源社区、开发者社区的人气(下载量、讨论热度等)。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Qwen模型已经是全球开源社区下载量第一、衍生模型数量第一的头号模型。
在目前阿里的体系内,基础模型Qwen团队归属于阿里云,而C端产品归属于夸克。而这两个产品团队,最高层面都直接向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汇报。虎嗅了解到,本次“千问APP”的主体团队以夸克为班底,但产品的核心基础模型是基于Qwen。
从协作上看,集团高层推动了多个部门的精兵强将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千问APP”以项目组的方式在运转,后续在产品正式上市后,可能会有新的团队体系调整。虎嗅了解到,目前的合作分工,基本上和划归于“智能信息事业群”(夸克也归属于此)的通义APP运转模式相近。
另有消息人士告诉虎嗅,2024年四季度以来,阿里高层多方拜会国内外在大模型、多模态等领域的学者,并成功邀请多位全球顶级科学家加入团队。而其中一些人士也参与到“千问APP”相关研发工作之中。
从多方信源,虎嗅掌握一个信息:2025年初DeepSeek在C端市场的火爆,对阿里内部基础模型能力和产品思路有一些影响。在能力方面,团队对于推理能力、多模态能力所倾注的资源进一步加强,在产品侧团队以及高层开始认真考虑“杀入C端AI产品市场”的广阔空间。
即将问世的“千问APP”主要基于Qwen模型,但涵盖了夸克的部分能力(比如多模态识别、一些功能模块的嵌入等)。可以说,“千问APP”更像是阿里集结了目前集团内各类AI C端能力的头部兵力而调配出的“重装合成旅”,而其战术目标是在C端市场拿下足够广阔的份额并提高阿里在AI C端市场的心智。
消息发出后,阿里的股价获益明显,港股当天午后涨幅一度接近6%,截至收盘涨幅超过3%。
可能需要重新认识阿里的价值了
这一消息发出后,笔者的第一反应是:外界可能将重新评估阿里这家公司的长远价值。
截至2025年10月,OpenAI的最新估值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实际上是基于“OpenAI-微软-英伟达”同盟而存在的,在这一模式下,微软和英伟达实际上在扮演OpenAI的“弹药供应方”,OpenAI本身并不具备“生产算力”的基础设施和必要能力。
按照最新的合作框架,OpenAI规划未来十年要部署 20GW 算力,围绕这个框架将投入的将是超过1万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这一系列信息提供的视角是:1.OpenAI它最大的一个痛点是算力 2.OpenAI所依赖的是一个包含了微软、英伟达、AMD、甲骨文等等“FAANG”力量在内的美国AI生态圈。
相比之下,阿里的竞争优势是:它是闭环的。
它具备生产算力的能力和基础设施。按照吴泳铭所宣布的,阿里是准备继续投入3800亿到AI基础设施的。如果“千问APP”成功在C端市场持续扩大份额,那么当我们去观察这个产品时,它背后的算力资源闭环一定是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另一个隐形的维度是商业化。早在2023年,OpenAI就已经开始尝试电商变现,但这条路迟迟没有走通。对于阿里而言,存在一个“广域”的想象空间:如果拥有一款在C端市场“心智入口”级别的AI产品,那么将会给其电商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效应和加持。
上述两个维度,实际上是“千问APP”这步棋,可能带来的全局性变量。
不过,摆在“千问APP”面前的挑战是巨大的:如果参考豆包、元宝两个友商在2024和2025年崛起的路径,二者都依托了生态内既有的巨型流量池。如果“千问APP”想异军突起,流量一定是一个关键考题。
以及,按照DeepSeek的规划,它们最新的模型也即将发布,那么“千问APP”可能会在时间周期上,和DeepSeek正面竞争,这将是激烈的产品和心智大战。
但故事截至这里并未结束。
我们要看到阿里对于C端AI心智的迫切:在“千问APP”消息出现的几乎同时,阿里的另一个AI C端入口产品——夸克AI眼镜也即将正式上市。从一软一硬,阿里显然希望在年内能够在C端市场打开一些局面。考虑到每年3月31日是阿里新财年节点,我们有理由推论出两个结论:
·阿里希望能够在2026年3月31日前,验证出在C端AI市场,软硬两条路的实际效果,并基于此去规划新财年的整体战略;
·阿里有可能像年内“支援淘宝闪购业务”一样,针对这两个C端AI心智入口,饱和式投入资源。
从这个视角看,未来两三个月,对于阿里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4584.html?f=wyxwapp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