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带着“航天小鼠” 神舟二十号乘组终于回家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1-14 22:14:41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时40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稳稳地落在了东风着陆场西区。据悉,本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采用3圈快速返回方案,较以往5圈快速返回快约3小时。

出舱后,首位在轨驻留总时长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陈冬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我们终于圆满地回家了,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所有为我们安全返回保驾护航的人们。我们回来了,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中国航天员陈冬接受采访。(直播截图)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发射后约6.5小时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陈冬、陈中瑞、王杰在轨驻留203天,期间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外辅助装置安装、舱外设施设备巡检等各项工作,并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航天鼠”也回家了!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稳着陆于东风着陆场,首次在轨开展的空间小鼠生命科学实验也顺利完成。

这些小鼠由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在轨停留约5天后,随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科研人员通过在轨相机对小鼠开展了24小时观测,获得了它们适应微重力环境的珍贵数据。

“我们发现小鼠实际上是很聪明的动物,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并且能够自主地进食、饮水、活动和入睡。”张璐表示,科研人员甚至偶尔通过空间站的在轨相机,捕捉到小鼠悬浮在空中睡觉的可爱画面。“我们已经在地面为小鼠准备好了鼠舱。”



直播截图

“动物航天员”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贡献卓著。从1947年进入太空的果蝇,到1957年环绕地球的小狗“莱卡”,再到1961年进入太空的黑猩猩哈姆,这些生灵为人类航天事业贡献了力量。

随着这些小鼠返回地面,科学家将对它们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太空环境对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具体影响,为未来人类更长时间、更远距离的太空之旅铺平道路。

返回地球后首餐吃啥:营养均衡兼顾个人喜好

返回地球后,网友都关心宇航员返回地球后一般都会吃些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些食物?

据悉,航天员会在车上吃到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顿热饭,包括红烧牛肉拉面加煎蛋、羊肉汤,此外还有馒头、花卷、小米粥、番茄牛腩、拍黄瓜、咸菜,水果有葡萄、柚子、小西红柿等。因此,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吃到的第一顿饭营养均衡,也兼顾个人的喜好,既吃到家乡的味道,也感受到了大家的盛情欢迎。

“在太空环境中,由于失重、辐射等因素的影响,航天员的消化功能会下降,脾胃功能减弱,食欲也会减弱。此外,太空环境还会对航天员的肌肉和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当他们返回地球后,饮食上需要特别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航天员返回之后在饮食上有要求,基本上是以进食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食物为主,有助于脾胃功能的逐渐恢复。

空间碎片撞击致返回推迟 安全评估精准决策

本次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计划曾定于11月5日,但在执行前发现飞船遭遇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工程团队通过拍照判读、设计复核、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等多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确认返回舱舷窗玻璃的裂纹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条件,最大可能为空间碎片撞击所致,为确保安全而更换飞船。

基于严谨的数据分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决定推迟返回,并启动备用方案:神舟二十号飞船留轨开展试验,航天员改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这一调整不仅化解了潜在风险,还为后续研究空间碎片防护积累了宝贵数据。

空间碎片虽体积微小,但在近地轨道以每秒7公里的高速运行,其撞击能量可达子弹速度的10倍以上,对航天器结构构成显著威胁。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即使是直径小于1厘米的空间微小碎片,凭借极高速度带来的巨大动能,也能对航天器造成致命损伤。

“毫米级碎片会划伤航天器舷窗、太阳翼,导致透光率下降或供电效率受损;厘米级碎片可直接穿透航天器外壳,击穿燃料箱、管线等关键部件,引发泄漏或爆炸。即使未完全穿透,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也可能震坏内部精密仪器,导致导航、通信等系统失灵。”庞之浩说。

当低地球轨道碎片密度达到临界值时,一次碎片撞击产生的新碎片,会引发更多撞击,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可能在轨道上形成一层“碎片云”,彻底阻断人类进入太空或使用卫星的通道,对太空活动造成长期灾难性影响。

“国际空间站在轨期间,也多次遇到微小碎片的撞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设计师周亚强解释道,对于直径小于1cm的碎片,通过躲避和被动防御的办法,比如把航天器的外壳结构设计坚固一些,抵御碎片带来的冲击。

对于介于1cm和10cm之间的太空碎片,我们既发现不了,又防不住的太空碎片,会采用在航天器,特别是在空间站上安装高精度的摄像机和一些堵漏的设施设备的办法。“一旦发生撞击导致泄漏,我们会快速地识别出撞击位置,航天员可以在舱内进行堵漏、补救和修复。”周亚强说。

神舟二十号乘组任务虽经历波折,但正是这种对安全的极致追求与科研的扎实积累,推动中国航天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行稳致远。据介绍,神舟二十二号发射将采取无载人发射的方案,中国空间站将继续为人类太空梦想注入更多东方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