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商用车迎来新能源化拐点:重卡突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经济观察报 时间:2025-11-16 12:12:36


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

汽车领域的新能源转型发力点,或已悄然从乘用车领域向商用车领域倾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92.90万辆,同比增长25.7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028万辆,同比增长24%;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64.90万辆,同比增长60.20%。

单就10月份而言,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37.70万辆,同比增长10.30%;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8.20万辆,同比增长52.40%,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的比例(即渗透率)为30.90%。

这已经是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指标连续两个月站稳在30%上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渗透率超过30%,则预示着新能源商用车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群雄逐鹿

就在我国商用车迎来新能源化拐点的关键时刻,11月10日至11月13日,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2025)在武汉举行。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现场了解,新能源车型成为车企和观众关注的核心焦点。主办方提供的数据亦显示,本届展会新能源与燃油展车的比例达到2:1。

比亚迪(002594.SZ)虽然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稳居龙头地位,但在商用车领域却是“小弟”。此次,比亚迪首次参展,带来了新能源轻卡、重卡、客车领域的一系列拳头产品,并全球首发上市一款纯电产品,彰显其逐鹿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雄心。在此前的2025年中报中,比亚迪明确表示,要“引领全球公交电动化改革”。

作为商用车领域“老牌劲旅”的东风股份(600006.SH),近年来业绩表现低迷而急需寻求突破口。此次他们不但携旗下商用车领域全品系重磅车型亮相,更现场举行了“新品牌、新产品、新战略”的发布会,提出了“到2030年,东风轻型车新能源渗透率将超过60%”的战略目标。

同样在展会现场举行发布会的,还有中集车辆(301039.SZ),他们现场发布了《构建EVRT生态圈》的主题演讲,认为行业的未来不在于简单追求从油到电的动力替换,而是全面构建一个“纯电动头挂列车+运营保障基站”协同发展的EVRT(指纯电动头挂列车)生态圈。

此外,他们还现场详细介绍了“汉诺威计划”的战略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汉诺威计划”是中集车辆在今年3月份提出的战略,旨在确立EVRT产品平台从愿景到技术开发、再到商业模式的发展路径。

“无论是EVRT产品,还是‘汉诺威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开放性地去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而不仅仅去做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中集车辆“汉诺威计划”运营总监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去构建EVRT生态圈,并以生态圈(中国的技术、中国的生产、中国的供应链)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走出去,重新定义全球EVRT的TCO(全生命周期成本)。

对于商用车新能源化带来的行业新生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在展会期间表示,中国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正处于从1到N的规模化、全球化爆发前夜;商用车生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广大商用车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要迎接挑战,主动求变,成为新生态里的原住民。

迎接商用车的新能源时代

出于运营经济性以及环保合规性的考虑,在我国汽车新能源普及的初级阶段,新能源商用车曾是重点发展的对象。比如,2009年启动的“十城千辆”工程,重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2012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亦明确商用车作为重点推广领域。

“在前期,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的增长势头其实比乘用车还要好,但2016年爆发的新能源骗补风波,导致此后多年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一直踟蹰不前,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拾上升势头。”王侠表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整体呈现快速拉升的良好局面,近期更是连续两个月单月渗透率超过30%大关,呈现出奋起直追新能源乘用车之势。“总体而言,在新能源领域,商用车的潜力是巨大的。”

一组数据对比,可以让大家明显感受近一年来新能源商用车的奋起直追之势。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为54.50%,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为24.40%;到了202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为57.60%,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为30.90%。在过去12个月里,两者的差距已经明显在缩小。

在出口方面,新能源商用车的增长势头同样优于新能源乘用车。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0万辆,同比增长89.4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69.40万辆,同比增长87.70%;新能源商用车出口6.4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倍。

“新能源的技术变革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王侠表示,近年来,乘用车领域的新能源技术不断往商用车领域迁移,再叠加商用车本身特有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从而使得新能源商用车在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的同时,也迎来了技术成熟期,核心指标得到了显著优化。

“中国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在全球商用车产业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处于引领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乘用车的智电之路在技术迁移、成本分摊、设施共享、用户培育等方面也为商用车的技术变革做了很好的铺垫。”王侠说。

重卡突围

“近期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能够持续大幅提升,新能源重卡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刘伟的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重卡、中卡、轻卡、皮卡、微卡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24.10%、7.90%、23%、5.50%、1.30%,新能源重卡超越了此前处于领先地位的新能源轻卡。

进一步的数据显示,新能源重卡是新能源商用车近年来表现极为火爆的车型,其2023年、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分别是3.40万辆、8.10万辆、13.70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是35.60%、140.10%、184.10%,对应的渗透率分别为5.50%、13.60%、24.10%。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主要是经济性提升+政策的双轮驱动在起作用。”广发证券汽车联席首席分析师闫俊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经济性的提升是重卡行业电动化的基础所在,政策则是重卡行业电动化快速提升的重要催化剂。

“我们对总重相同的柴油、天然气、纯电动牵引车进行TCO的对比,发现纯电动牵引车虽然采购成本较高,但由于百公里燃料成本远低于柴油车和天然气车,在达到一定里程数后TCO具有明显的优势。未来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单车带电量的增加,电动重卡的经济性预计会进一步凸显。”他说。

至于政策方面,闫俊刚表示,相关部门包括《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等措施的出台,都对新能源重卡带来提振作用。“除国家层面出台鼓励政策外,近期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利好新能源重卡的政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动重卡行业的电动化。比如,湖南从基础设施上进行补贴,云南从路权上给予新能源货车更多优惠,天津更是提出环卫、物流配送、城市邮政等新增和更新车辆电动化比例不低于80%的目标等等。”

闫俊刚认为,在产品经济性提升和政策扶持的双轮驱动下,重卡行业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重卡市场是未来兵家必争之地,不仅传统的重卡整车厂争先推出新能源产品,三一、徐工等“新势力”也争相进入这个市场。因此,当渗透率来到30%这个重要关口之时,重卡行业不仅迎来了新能源时代,市场竞争格局也会迎来一定变化,对参与者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但他同时提醒,当前新能源重卡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痛点(比如产品带电量不足、电池成本较高、电池重量较重等),从而导致一些使用场景尚未能打通。“未来如果能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重卡产品的丰富,使得上述痛点消失,那么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甚至超过我们的乐观预期。”

中集车辆董事长兼CEO李贵平亦向记者表示,虽然电动化已成行业“必答题”,但纯电重卡普遍面临着车辆技术瓶颈凸显、保障体系缺位与生态失衡、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还没有闭环等三大系统性挑战和发展困境。其破解之道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一场彻底的生态革命,也就是构建以EVRT纯电动头挂列车为核心,以EVRT+运营保障基站为基石的一体化生态圈。

“中国作为纯电动商用车的领跑者,已无法像燃油车时代那样借鉴欧美标准,必须以创新者姿态构建行业标准和生态圈,这是大势所趋。”李贵平说。

(作者 邹永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邹永勤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