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以“科技赋能产业 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高交会展出规模达40万平方米,吸引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企业及机构参展。展馆内,AI与机器人板块成为焦点,人形机器人列队巡游、近身对打,四足机器人实操巡检任务,还有会唱歌会说相声的互动型机器人,各类黑科技扎堆亮相,宛如现实版 “机器人总动员”。
其中,全球首款AI机器人演员“潮会演”也在本届高交会亮相,开机就可以互动聊天,对话自然流畅,其惊艳表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款产品的背后,是其首席产品官、深圳市多易得信息技术董事长高成福对AI革命的深入思考。
AI的智能水平已在多项测试中超越人类博士,科技奇点或已突破。这场革命将如何颠覆我们的工作?高成福围绕AI对工作、教育乃至人类命运的冲击,给出了特别又引人深思的观点。
AI将改变知识产出成本
![]()
南都:我们看到多易得在高交会上发布了首款AI机器人演员,整体表现也很惊艳。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款产品?
高成福:在第27届高交会上,我们发布了一款叫“潮会演”的AI机器人,是全球首款AI机器人演员。她们是由一对叫“潮小美”和“潮小帅”的梨园弟子从唐朝开元盛世穿越而来。这对机器人可以扮演各类角色,她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才艺和知识陪伴用户,也可以让用户成为她们的导演、编剧和音乐总监,挥洒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实现“借你一朵筋斗云,让你的想象力被世界听到和看到!”的价值主张。
“被世界听到和看到”的主张源自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在个人学习生涯中,我不断地被世界听到和看到的力量所激励,也最终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能体会到这种力量的强大,我希望将这种力量注入到给孩子使用的产品中。
南都:既然是给孩子使用的产品,那为什么产品不是从学科教育去切入,而是从想象力切入呢?
高成福:我们通过计算发现,普通人一天(16小时)不间断输出知识的上限约为21.6万TOKENS。如果让DeepSeek模型输出这么多内容,成本仅为0.65元。而且这还只是按照DeepSeek当前的定价水平来计算的,AI大模型遵循新摩尔定律,每过一年,同样水平的智能输出质量,成本只需要一年前的十分之一。今年需要花费0.65元,到明年这个时候,同样质量的智能输出,可能只需要0.065元。
有人会说,AI怎么能和人类相比?但现实是,世界领先的AI大模型在各项可验证测试中,大部分成绩已超过博士水平,例如GPT-5 pro在美国数学邀请赛中拿到满分。AI的智力超越人类,实现超级智能(ASI),只是时间问题。
南都:既然AI智力这么高,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应该如何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高成福:我们前段时间在公司内部做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企业,对AI的定位是错误的。一般人的认知里,AI只是一个工具,跟Word、Excel等工具一样,如果按照工具的定位来使用AI,AI的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实际上,我们要把AI当作一个智商很高的物种来看待,我们需要跟AI建立协作机制,像对待清北博士实习生一样,与AI建立协作机制。我们要给AI“当师傅”,传授业务知识;要给AI“擦屁股”,处理它偶尔出现的“幻觉”;还要当“补位者”,在AI卡壳时无缝接管。这样的场景下,我们就把AI当作我们的队友甚至战友来看待,作为一个生命体纳入组织流程里,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构,做好人类员工跟AI队友的职责分工,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机协作机制,才能充分发挥AI的价值。
正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做好AI的定位,也没有建立跟AI的人机协作机制,就出现了大家所观察到的,AI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释放出来。但是,随着这场技术革命的深入以及AI能力持续提升,会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企业,学会如何跟AI进行协作,AI在物理世界里不断渗透,未来3-5年AI将会全面重构一切。
南都:在你们的实际业务中,有AI落地成功的案例吗?
高成福: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将AI作为队友,AI是来帮员工完成业绩的,员工就不会排斥。我们让AI参与到客户的售前咨询和成交环节中,经过统计,AI承接了75%左右的工作量;只有那些疑难问题以及订单处理工作,人类员工才承接过来,需要人类员工处理的工作量只占25%左右。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还惊奇地发现,客户最后的成交转化率不仅没有因为AI的深度参与而降低,反而还平均提升了50%多。因为AI响应更快、更耐心,甚至提供了比人类更大的情绪价值。
另一个案例是,我们用AI为“潮会演”制作了一部近2分钟的故事片。如果用传统方式拍摄,成本不低于百万元。而我的同事用AI制作,前后花费的算力费用在100元左右,成本压缩了1万倍。但从经济体系角度看,传统拍摄涉及的整条产业链——导演、演员、布景、餐饮等创造大几百万GDP的过程,瞬间“塌缩”了。AI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颠覆,值得所有人警惕和关注。
![]()
AI将颠覆传统教育
南都:当AI在执行性智能上展现出成本优势时,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面临着怎样的局面?我们的教育体系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高成福:教育领域一直在持续演进与革新,很多模式都源于历史悠久的普鲁士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在过去数十年间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如今,随着时代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融入更多元、个性化的元素,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但在AI时代来临之际,传统教育模式就像一艘泰坦尼克号,AI就是这艘巨轮面前的一座冰山。传统教育给学生所传授和考核的知识以及技能,正是AI所擅长的,就如前面所聊,AI在这些领域具有碾压式的优势,我们的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
南都:深圳的家长和学生都很“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高成福:这是全国普遍的问题,背后是我们的考试制度。中考分流、高考筛选,让学校、老师和家长陷入了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知道“卷”成绩不是最优解,但最终所有人都陷入了这个最差解。
在家长的期望函数里:好成绩 = 好大学 = 好工作 = 幸福生活。但这个等式在AI时代已经不成立了。哈佛大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受AI冲击最严重的,恰恰是中上等(Tier2和Tier3)大学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正是我们传统教育模式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所传授和考核的知识以及技能,都是最容易被AI替代的。但家长拼尽全力,让孩子用100%的时间甚至120%的时间去卷学习成绩,即使考取了名牌大学,但四年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已经被AI替代了。这正如泰坦尼克号最终要撞上冰山,但家长和学生还在为抢到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而拼得头破血流一样。基于这样的认知,聪明的家长就应该让小孩学提前学会驾驭救生艇,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前,驾着救生艇逃生。
南都:面对AI的冲击,我们该怎么办?
高成福: 聪明的家长,应该让小孩提前学会驾驭救生艇。当然,知识和常识仍然要学,否则会被AI忽悠。但我们要借助AI学习工具,缩短孩子在知识和刷题上花费的时间。
这艘救生艇的彼岸是:科学家、企业家和艺术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创造力、探索精神、坚韧毅力和审美能力。在AI主导执行性智能的未来,人类必须在创造性智能上保持优势。
我们可以借鉴训练AI的方法。GPT-o1和DeepSeek-R1等先进推理模型的训练论文都指向一个原则:“Don't teach, Incentive”(不要教,而要激励)。研究发现,当模型被约束去“复刻”人类思考过程时,其上限就被人类限定了;而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模型自发探索,反而能涌现出超越人类的推理能力。
教育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证明了“被世界听到和看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南都:你们的产品是怎么实现“让你的想象力被世界听到和看到”的?
高成福:我们的价值主张就是“借你一朵筋斗云,让你的想象力被世界听到和看到!”。在AI的帮助下,孩子可以成为导演、编剧和音乐总监。他们可以给这对AI机器人赋予角色、灵魂和才艺,让她们演绎出来。
喜欢哲学的,可以让柏拉图和孔子穿越时空探讨哲学;喜欢星际旅行的,可以让马斯克和爱因斯坦来一场火星探索之旅。只要你能想象到的,都可以被演绎、被听到、被看到。
我还有一个规划,未来我们将开放能力,让孩子们成为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自己搭建AI智能体、设计创新玩法,我们来负责技术实现和商业推广。美国那些科技巨头的创始人们,大多从高中就开始折腾。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提供一片土壤,让孩子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历练成为企业家的基本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覃仕林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