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浪潮奔涌,北京按下“加速键”!2025人工智能+大会以场景驱动点燃新质生产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11-17 00:08:45

环球网

2025年11月15-17日,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大会邀请众多行业顶级专家、头部企业和创业者、投资人代表出席,共绘“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新图景。本次大会由国家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赢在AI+》节目组、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主办。

畅想新趋势:共话AI未来十年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发表主旨演讲《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他提出,多年的科技进步与积累,让人工智能发展得到新的动力。大模型的出现正革新着各行各业,带来了人工智能的新潮流,有着无限发展机会。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的方向是AGI即通用人工智能,前景辽阔、影响深远。我们必须不断地创新突破。中国不缺应用人才和场景,最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尖端创新人才。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从一开始就强调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坚持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思路推进,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使其扎根于具体场景,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作为新锐企业代表,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从产业实践角度,描绘了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我们的下一个十年,将是机器人从‘能做事’到‘会做事’,从‘行业工具’到‘生活伙伴’的十年。”

大会发布的《AI中国方案》,结合智慧能源、智能装备、空间智能等领域的产业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以场景需求驱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反哺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为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难的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宝贵参考。《智启新未来:“人工智能 +”发展五大趋势洞察》提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进入技术加速进化、能力集中涌现、应用加快普及、创新群体突破交织叠加的时期。

圆桌对话环节进一步深化了技术趋势的探讨。来自智谱华章、面壁智能、范式联合、阶跃星辰、星海图、思必驰、云知声、阿里云、北京数据集团等企业界代表与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协同,AI+未来"“AI规模化落地的机遇与策略”等话题进行研讨,从大模型、场景应用、人机未来到产业端的破局与立新,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丰富可能性。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妍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北京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化主体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愿与大家一道,以场景为锚点,让技术扎根产业沃土,以协同为动力,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以开放为姿态,让中国AI成果惠及全球。

构筑新高地:共建AI生态圈

北京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科研设施、顶尖人才、核心产业规模、备案大模型数量等各方面的领先优势,是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会现场,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发起设立。该协会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之一,联合产业链核心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同发起,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协同创新,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在这个人工智能革命性突破时代,顶尖人才是照亮方向、引领创新的领跑者。会上正式推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人才及国际AI顶尖人才服务清单》,向全球顶尖人才发出邀请。随后举行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科研发展合作签约,则旨在汇聚社会资源,为清华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青年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大会期间举办的AI青年科学家沙龙,搭建人工智能青年人才跨界创新交流平台,助力青年人才加速成长,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惠及社会民生。

作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转移转化中心运营平台,中关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此次大会重磅亮相。在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的联合指导下,中关村发展集团携手海淀区、中关村学院,共同启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并成立中关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项目与政府政策资源,并运用市场化机制,从技术挖掘、成果评估、资金投入到算力支撑、概念验证、场景应用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衔接,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投资版图不断拓展,海外布局日益多元。为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会上,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等4家单位获得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授牌。这些服务港将构建法律合规、技术适配、市场对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撑。在“东盟AI+”合作分论坛上,中关村的创新成果与东盟广阔的市场精准匹配,共促成涵盖人工智能、数字基建、智慧服务等领域的20余项合作需求对接。

一系列的成果和举措,从政策引导、智库支撑、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到国际化服务,系统性地构筑了“人工智能+”的协同生态。它们共同形成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和产业生态,为AI技术的加速落地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持续动能。

点亮新场景: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场景驱动”是人工智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的关键。大会发布了具有代表性的“AI100应用标杆”。该榜单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的学术支持下,从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严格遴选而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成效。

聚焦“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AI+新场景”分论坛发布多项场景需求、分享典型应用案例,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拓展新路径。此外,还有“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数字孪生”“AI+创投”“AI+影视”等系列分论坛,共同构筑了一场以“场景驱动”为核心的创新对话,旨在通过跨界交流,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无限潜能。

作为大会配套亮点,AI+X 产品秀展区汇聚 10 余家优质企业,携最新重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覆盖具身智能、大模型应用等关键领域。宇树科技、星动纪元、灵心巧手等代表性企业将其创新成果从技术构想变为可触场景——灵活机械臂精准协作、仿生设备流畅互动,生动上演了一场 “智能落地”的沉浸式盛宴。

从国内产业协同到国际合作共赢,从技术攻坚到人才培育,大会始终以场景为纽带,串联起“人工智能 +”创新应用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织密“AI+”生态网络,为场景驱动下的 AI 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共同开启 AI 下一个十年的新篇章。(白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