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金融行业作为典型的数据、信息、决策密集型产业,其数智化转型需求与大模型技术特性高度契合。2025年DeepSeek R1的发布助推通用模型推理能力跃迁和成本锐减,并实现模型开源,成为金融机构本地化部署AI的行业拐点。目前,AI应用已在各类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领域以及中后台场景中加速渗透,未来AI有望重构金融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为金融数智化打开新纪元。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行业内驱+政策外驱,金融AI应用落地拐点已至
自2018年OpenAI推出第一个版本的GPT模型GPT-1以来,经过多年发展,通用大模型技术已跨越“技术验证”向“产业适配”的关键拐点,AI在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落地已箭在弦上,将逐渐进入加速期。而金融行业作为典型的数据、信息、决策密集型产业,是AI应用落地的绝佳“试验田”。
2025年5月,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顶层设计,为金融机构由“数智化”进一步向“人工智能化”转型提供外部驱动。而从产业内部来看,金融机构IT支出的持续扩张,则为AI落地提供了强劲内驱,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金融行业大模型相关招投标已开始明显加速。
从技术侧来看,当前AI与金融的结合主要有两条技术路径
一是通用模型结合金融语料进行训练,依赖通用模型能力的迭代,随着推理大模型的推广渗透,AI解决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已有所增强,DeepSeek R1推理模型的发布更是成为金融机构本地化部署AI的行业拐点。
二是开发金融垂类大模型,相比通用模型,金融垂域模型更适合解决金融行业的具体问题,与行业需求和合规性要求更加匹配。在应用形式上,AI智能体尤其是多智能体协作已成为未来重点研发方向,目前大模型普遍应用在理解、问答、信息提取等“短思考”金融场景,而智能体则主要面向需要AI自主承担长流程工作任务的高规划要求场景。
建议关注
1)金融信息服务。相关标的: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指南针。2)第三方支付。推荐标的:新大陆、新国都,相关标的:拉卡拉。3)银行IT。推荐标的:宇信科技、京北方、广电运通、神州信息、中科金财、高伟达、天阳科技;相关标的:长亮科技。4)证券IT。推荐标的:恒生电子、金证股份、顶点软件。5)保险IT。推荐标的:新致软件、中科软。
风险提示
大模型技术发展和迭代不及预期,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政策与合规风险。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