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首飞在即:天兵完成“一箭36星”全流程试验验证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观察者网 时间:2025-11-18 18:14:19

11月18日消息,据天兵科技官微今日官宣,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近日顺利完成“一箭 36 星”运输与振动两项关键试验,成功验证了“36 星组合体”在地面运输及飞行振动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


至此,连同前期完成的国内首次 36 星同步分离试验,天龙三号“一箭 36 星”地面验证试验已全部完成,有望大幅提升国内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射能力,为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据多位航天博主发布的消息,天兵科技的天龙3号火箭已经转运至酒泉,并起竖在发射工位,首飞准备也将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前10月27日,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36 星组合体”成功通过运输试验。该试验模拟火箭从技术阵地转运至发射阵地的全流程,直接考验整个组合体的结构强度与刚度。试验结果表明,组合体在复杂路况的振动和过载环境中,结构完好无损,接口连接可靠,为卫星安全抵达发射工位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该试验还充分验证了“36 星组合体”在长时间停放状态下,分离结构、模拟星和火箭结构的设计性能,为后续高频次发射流程中的快速转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为验证试验最关键的一环,“36 星组合体”振动试验于 11 月 14 日在北京环境强度研究所完成。在试验中,组合体分别在三个方向真实模拟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复杂振动环境。通过振动、应变传感器采集数据,实时测试并分析其动力学特性,测试数据表明,组合体能够承受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强烈振动,确保卫星在抵达轨道前工作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团队在试验前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仿真预示,最终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高度一致。

据官方介绍,本次完成的运输、振动试验,与前期成功开展的 36 星分离试验共同形成了天龙三号“一箭 36 星”群发能力的完整技术闭环。这使天龙三号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全流程一箭多星群发能力验证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该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单次发射卫星部署数量,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为我国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的发射解决方案。

作为直接对标SpaceX的天兵科技,今年下半年以来动作加快:

9月,在山东海阳海上平台完成天龙三号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试车,刷新国内商业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纪录(单台TH-12发动机推力未公开,总推力显著提升)。

从去年6月30日失利到此次试车成功,天兵科技通过全面“归零”流程,最终形成了 127 项可靠性改进和增长措施,包括采用新材料将连接结构安全系数提高至行业标准的1.5倍、增设冗余约束装置、增加八种地面安全关机方式、联合第三方机构对63项关键技术进行复核复算等,这一系列举措,最终建立起一套更为严格和安全的试验验证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确保了在此次火箭试车前充分暴露并消除所有潜在安全隐患。

10月,天兵科技在江苏证监局完成 IPO 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在启动上市辅导前,公司于10月9日刚刚完成Pre-D轮和D轮合计近25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国裕高华、济钢集团、东方资产、申万投资、中银资产等多家知名机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火箭批产的备产备料、新一代发动机与火箭的研制。


天龙三号作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近地轨道运力突破 20 吨的大型可复用液体火箭,集成了 50 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 30 余项为首次应用。此次全流程验证的完成,能显著提升单次发射卫星部署数量并降低发射成本,可为国内超 3 万颗低轨卫星的组网需求提供支撑。

近期,天龙三号与蓝箭航天旗下的朱雀三号将先后开启发射任务,让我们静候佳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