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电子产品们,都涨价了一波呀?
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尤其是内存越大的,涨价越猛,少则几百,多则翻倍。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今年双十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电子产品们,都涨价了一波呀?
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尤其是内存越大的,涨价越猛,少则几百,多则翻倍。
按理说每年这时候都该是最便宜的季节,但实在架不住内存的价格已经飙得比黄金还猛了。
可谓今年涨得最厉害的“理财产品”,最高翻了7倍,连宇宙中心华强北,都成了“一天一个价”。
这场把终端产业成本陡然拉高的涨价潮,正是由AI产业的算力需求引发的。
存储器作为半导体产业核心赛道,近年一直都保持着规模与营收的双增长。
2023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约1600亿美元,然而去年受益于AI需求的爆发,一下增长到了1850亿美元。
这波涨价潮的凶猛程度远超以往,且覆盖全品类,加之热门产能早已被AI大客户们提前锁定,可谓是,高端大涨,带着非高端也涨。
毕竟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存储有着极致的要求,作为AI芯片的“性能命脉”,存储行业需求缺口一直在扩大,要不眼下最火的产业,也不会有AI基建这一说了。
不过肯定有人好奇,AI用的高端芯片涨价,又关我丐版手机什么事儿呢?
也是由于这场“AI基建”的狂潮实在发展得太猛了,厂商们为了挣上热钱,也间接导致了供给端上的结构性收缩。
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占了全球80%市场份额的三大厂,纷纷将产能从传统产品转向了高利润高端产品,以致于传统消费级存储产能突然缩减。
同时,高端产能的扩张,又滞后于需求增长,产线尚处爬坡阶段,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又成了一个“产能空窗期”。
再加上分销商们“买涨不买跌”,开始大批量囤货炒价格,所以手机、电脑们,也得跟着涨价。
反观存储器行业,自打2000年以来,一共经历了好几次大规模涨价潮,每轮都暴富了一批人。
2009年的时候,iPhone、安卓等智能手机开始启蒙,移动存储需求首次爆发,又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厂缩减产能,供需缺口显现。
那时候,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两年间直接翻了一倍。
2013年之后,存储行业又吃上了4G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丐版手机逐渐退场,4G网络商用推动手机存储容量从8GB向16GB、32GB升级,市场规模突破700亿美元。
2019开始,5G换机潮,又拉动了一波存储容量的需求缺口。
现在,则成了AI的算力驱动。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的相关预测,存储行业的上行周期,或许还将贯穿2026年,尤其是高端产品的紧缺效应,仍将持续。
在眼下的这轮行业涨价周期里,可以说被AI给重塑了行业的价值分配规则,掌握了AI适用产品的核心技术的企业,往后才更有可能占据产业链高地,而过度依赖传统产品的企业,大概率最终也会因为产能转移而陷入价格战。
不过对终端厂商而言,这场涨价潮既是压力也是契机,通过国产替代、产品结构升级、供应链优化等一系列洗牌,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只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存储涨价带动手机提价”的传导已成必然。
未来的存储器行业,AI、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将成为长期的增长引擎。
无论是上游原厂还是下游终端,掌握核心技术与供应链主动权,才能在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而这波涨价潮,正是行业价值重构的关键序幕。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