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科技圈讲究的就是一个惊喜不断,消息频出。
雷科技前几天刚和大家聊完华为“偷偷”官宣的Mate80系列。华为首次引入“Pro Max”这个命名,把即将到来的华为新品发布会热度拉到了微博前排。
昨天才看完Mate X7,今天华子又从神奇口袋中掏出新品MatePad Edge,这台华为旗下首款鸿蒙二合一平板电脑,预计会在11月25日14:30,跟华为Mate80系列、Mate X7及全场景新品一起发布。
就问你们,懂不懂什么叫惊喜呀!
![]()
(图源:雷科技)
说实话,看到MatePad Edge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愣了一下的。
熟悉数码圈子的朋友都知道,Edge这个词以前多用在曲面屏手机或者一些边缘计算的商用产品上。
但这次,它被用在了一款平板上。
而且根据余承东的微博小作文,这不仅仅是一个平板,更是华为试图彻底打破平板与电脑界限的一次野心之作。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款拥有PC级算力、PC级散热、PC级生态的超级终端。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MateBook E刚出来时的口号,但这一次,系统换成了纯血鸿蒙,芯片换成了自家麒麟,味道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最不像平板的平板
从目前官方预热和供应链流出的可靠爆料来看,MatePad Edge的配置简直是冲着掀翻桌子去的。
首先是屏幕,这次华为没吝啬,直接上了一块14.2英寸的OLED柔性巨幕。
从曝光来看,这就是全新MateBook Pro上的那块14.2英寸柔性OLED屏,屏幕分辨率达到3120*2080,拥有120Hz刷新率和高达94%屏占比,色准ΔE<1,可以给用户带来更沉浸的视听体验。
![]()
(图源:微博)
很多人可能对14.2英寸没概念,我这么说吧,市面上主流的轻薄笔记本电脑也就14英寸。
这意味着,当你把它架在键盘上时,视野和正经笔记本没区别,完全不是以前那种11寸或者12.6寸平板那种局促的感觉。
而且这块屏幕依旧提供了柔光屏版本,屏幕纳米蚀刻技术,搭配上纳米磁控光学镀膜,专门解决反光和书写手感问题,对于经常要在户外看图纸或者在强光下办公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刚需。
再来说说核心性能,这才是这次最大的看点。
它搭载了最新的麒麟9系PC级处理器,预计和MateBook Pro上的处理器是同一颗,在性能表现和流畅体验上都已经得到了验证。
![]()
(图源:华为)
以往我们买二合一,最怕的是什么?是性能释放不够。
因为二合一设备为了薄,通常都是被动散热,也就是没有风扇,靠机身导热。这就导致稍微干点重活,比如剪个4K视频或者玩个大作,处理器立马开始降频,画面直接卡成PPT。
而MatePad Edge的高配版,竟然塞进了一套超薄的主动散热风扇系统。
通过微泵液冷膜与金刚铝双风扇快速带走热量,华为在6.8mm轻薄机身中实现二合一业界领先的28W性能释放。这意味着它能像笔记本一样,长时间维持高频运行,不会因为发热而秒变怂。
存储组合方面,起步就是16GB+512GB,这在平板阵营里可能算顶配,但在生产力工具里,这只能算入门。
顶配给到24GB内存,这就明显就是为了运行大型桌面级应用准备的。
![]()
(图源:华为)
新的星跃悬浮键盘,据说是重新设计的,键程做到了1.8mm。
加上超大的Free Touch压力触控板,支持磁吸连接和多角度悬停,这哪里还是配件,简直就是把MateBook X Pro的C面直接拆下来贴上去了。
至于系统,华为给原生鸿蒙做了PC和Pad两种操作界面,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时切换。
![]()
(图源:华为)
目前官方重点宣传了一个功能,四指横滑。
在平板模式下,它是熟悉的触控操作;一旦接上键盘或者四指横滑,系统UI瞬间变成类似电脑桌面的布局,有任务栏,有窗口堆叠,这种无缝切换的感觉,才是二合一该有的样子。
有了鸿蒙,「二合一」能成吗?
不知道各位,平常是怎么看待像Surface Pro、华为MateBook E这种二合一电脑的?
作为一个MateBook E 2021款的长期用户,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不得不说,在没有上手这类形态的电脑之前,大部分对它的印象其实是很好的。
你想啊,在没卸下键盘前,它就是一款正常的Windows笔记本,能运行各种PC应用,能码字修图,能跑旧代码;而一旦卸下键盘,它就立马成为一台平板,方便躺在床上看B站,轻便又优雅。
![]()
(图源:华为)
相当于只要一台设备,就能同时满足一个人的生产力和娱乐需求,很难不心动好吧?
不过这种好感,一般也就能维持到你上手后的第一个星期。
实际上手以后你就会发现,以前的Windows二合一设备,简直就是处在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
作为笔记本,它的续航崩得一塌糊涂。
因为英特尔的X86架构在低功耗下效率并不高,加上Windows系统后台那种吃资源的能力,我的MateBook E如果不带充电器出门,大概率撑不过4个小时的办公时间。
而且发热严重,稍微开几个网页,背面就烫得拿不住,风扇呼呼响。
作为平板,它更是一场灾难。
Windows 11虽然一直在优化触控,但本质上它还是一个键鼠系统。按钮小得令人发指,手指粗一点的人根本点不准;虚拟键盘经常遮挡输入框;很多软件根本没有针对触控做优化,操作起来极其别扭。
![]()
(图源:华为)
那种感觉就是,你拿着一块高科技产品,却在用着上个世纪的交互逻辑。
那么,这次华为MatePad Edge能解决这些痛点吗?
结合我这一年对鸿蒙生态的观察,我觉得确实有戏,而且是非常有戏。
首先,麒麟芯片本身就是ARM架构,能效比天然优于传统的X86芯片,在看视频、回邮件这种轻负载场景下,它的功耗极低,续航轻松跑赢任何Windows二合一,而当需要高性能时,这次加入的主动散热风扇又能保证它不积热。
这一下子,就解决了续航和发热的平衡。
其次,鸿蒙本身就是起家于移动端的系统,触控交互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拆下键盘,它就是一台好用的平板,大图标、流畅的手势、丰富的应用生态,爱奇艺、B站、抖音,体验完爆Windows版;接上键盘,它又能通过切换UI,变成一台电脑,彻底治好了触控体验的分裂症。
而且,根据我们过往的体验来看,MatePad Edge上运行的WPS、中望CAD等应用,都会是原原本本的PC版界面。
![]()
(图源:雷科技)
你能用到完整的功能,能用到复杂的排版工具,甚至能多窗口并行工作。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
如果你是依赖特定行业软件的工程师,比如要用老版本的工业控制软件,或者某些只有Windows才有的专用插件,那MatePad Edge暂时还替代不了你的主力本。
还有就是价格。
堆了OLED大屏、加了风扇、上了大内存,这成本绝对低不了。
参考iPad Pro M4的定价,MatePad Edge很可能也会冲击这一价位段,对于习惯了千元平板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二合一迎来终局之战
掐指一算,二合一这个概念,已经被各大厂商折腾了十几年。
从最早微软推出的Surface RT,到后来英特尔力推的超极本概念,再到如今苹果在iPadOS上加哪怕只是那一点点糟糕的窗口管理。不难看出,巨头们其实始终都没有放弃二合一这个品类。
为什么?因为这是移动办公的终极梦想:一台设备,搞定所有。
如今,高通和微软正联手打造Arm PC;谷歌则开始力推Android PC;而华为更是目前唯一一个,一家公司同时掌握了芯片架构、操作系统内核、UI设计规范以及硬件制造的厂商。
这种垂直整合能力,让华为可以像苹果一样,强制推行统一的标准。
![]()
(图源:华为)
MatePad Edge就是这个标准下的第一个二合一完全体。
它试图告诉市场:二合一不是简单的把系统装进平板里,而是要重构软件的运行逻辑。
如果华为能把应用的适配名单拉得足够长,把专业软件的门槛跨过去,那么MatePad Edge很可能不仅仅是抢iPad的生意,更是要革传统轻薄本的命。
可以说,在2025年的这个冬天,华为给沉闷的PC市场,扔下了一颗真正的深水炸弹。
至于这颗炸弹能激起多大的浪花,11月25日的发布会,我们拭目以待。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