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表格到应用,飞书这次又先走了一步。

IP属地 中国·北京 差评XPIN 时间:2025-11-21 02:08:08


五年前,飞书率先推出了多维表格,给国内的协同办公整了点新活儿。

打那以后,各家算是又找到了内卷的方向,都围绕着一张表格操练起来了。

特别是今年,卷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你加个AI,那我也跟一个,你优化个视图,我更新个看板。


就在差评君以为,这场表格大战还要继续这么耗下去的时候,飞书反手一波操作,又带头把桌子给掀了。

不知道大伙儿还记不记得,四个月前的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发布了一个叫做的大招。说是这玩意儿,能把多维表格,变成正儿八经的业务系统。

就在这两天,这个人人都能用上了。


把一张张表格,搭建成应用,在差评君看来,在多维表格这个业内都在卷的赛道,飞书又领先了行业至少半身位。

同时,也让飞书距离企业核心业务系统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

那这个,到底是个啥?

用官方的话来说,它是一种新的业务系统搭建方式。

翻译成人话就是,即使没有任何IT技术背景,也可以把业务数据表格,变成一个操作简单、交互丝滑的业务系统。

在下,原本散落在不同表格、不同视图里的数据,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折腾页面组件,像什么列表、指标卡、标签页、按钮、排行榜。。。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成,符合项目逻辑的操作界面。


想偷点懒,还可以上应用模板中心,直接拿现成的模板来改。


最爽的是,这些活儿压根不需要你写什么复杂的代码,用鼠标拖拖拽拽就能搞定。

如果你手头已经有现成的数据,那更省事了。飞书甚至能直接帮你自动生成一个带数据的应用,你只需要按照业务需求微调一下布局就行。

整个过程,可能只需要一个下午、一个人、一杯咖啡。

搭好的系统,再也没有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格子,也没有隔行如隔山的专业术语,傻瓜式的应用交互界面,主打一个直观易懂。

不过在差评君看来,的出现,绝不只是为了几个便捷按钮,或者丝滑的交互界面,那么简单。

它最大的价值在于降低了系统搭建的门槛,并为业务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范式。

如果咱们把飞书多维表格的整个进化过程复盘一遍,就会发现,飞书多维表格每一次产品、功能的迭代,其实都是在完成从效率工具到业务系统的蜕变。

多维表格刚上线那会儿,单表融合了一些在线协作、项目管理和可视化的功能,大伙儿都以为它只是一个,比Excel要更灵活的高级表格。


但经过这些年的持续进化,现在的多维表格,已经脱离了表格工具的范畴,更像是一个技能点满的六边形战士。

就拿数据库性能来说,硬核得不像话。

最新数据显示,多维表格的单表容量支持 1000 万热行,你就算塞进去百万行数据,同时有 1000 个人在编辑,数据库照样流畅得飞起。


与此同时,多维表格的自动化流程、仪表盘等功能也没闲着,让原本静止的数据,变成了流动的业务。

透视表、切片器,还有行列转置、TopN 等专业 BI 能力,可不是糊弄老板的工具,它们是真的在帮业务人员做分析和决策。

举个现成的例子,茶百道用多维表格管理全国 8000 多家门店的数据,包括门店筹备进度、质量以及成本,都用仪表盘进行可视化,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飞书还拉着一帮第三方伙伴,通过数百个插件、接口,打通1000多系统数据源。管你是什么聚水潭的ERP数据,还是抖音的订单,统统实时塞进多维表格里,数据打通了,自动化流程也就跑起来了。

另外,AI的加入,更是让多维表格越来越上道。

这么说吧,飞书多维表格的AI,不再是一个外挂工具,而是彻底融入了系统方方面面的伙伴、搭子。

去年,飞书把 AI 塞进了多维表格里,AI字段让文案、图像和视频生成这些个杂活儿,有了批量处理的可能。五花八门的 AI 组件,能根据你的业务描述,自动推荐表格该怎么关联、字段该怎么配,甚至能反手给你生成个仪表盘的框架。

包括这次版本更新,AI还在持续上分。

生成图片、提炼文本没啥稀奇的,飞书干脆给AI安排了个生成工作流的大活儿。

你只需要把想法叭叭一顿输出,哪怕说得很模糊,AI也能把工作流方案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新版本的工作流中,还新增了不少AI节点。

像什么智能分类、图像识别还有视频生成等等,甚至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量身定制一个Agent节点。

反正打去年率先上线节点捷径后,飞书多维表格现在有200+的节点捷径,大部分活儿AI都能给你包揽下来。


当数据库、BI、自动化、AI这些能力都到位了以后,其实也就瓜熟蒂落了。

给大伙儿看个,已经把玩出花来的例子,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把行政和人事都给省了。。。

独唱团这家公司,用业务逻辑设计了一个公司系统,里面包含了常用信息、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智能经营还有数据看板等模块。


拿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招聘状态改成“已通过”,系统就自动发 Offer;薪资系统自动核算,员工点个确认就行。


200人团队,原本需要 1 名行政、4 名 HR、再加 2 名财务。搭了系统后,1名兼职的财务就够了。

可以说,的推出,让多维表格正儿八经有了业务系统的雏形。它让多维表格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强大能力,可以被每一个普通的一线业务人员轻松驾驭。


针对像差评编辑部这类轻量化的业务需求,一个傻瓜式的App就能搞定。

再说那些动不动就攒了三五百张表格的大企业,Excel 撑不住,上 ERP 又太重,刚刚好填补了两者中间的空白。

甚至,它还给开发者指了条搞钱的路子

只要你有实力,把行业经验转化为标准化的应用,后续不需要再去干定制化的脏活累活,照样有机会躺着收订阅费。

可能会有差友好奇,为什么到这一步是,而不是别的什么功能?

差评君觉着,这更像是一个顺势而为的结果。

这么些年,飞书多维表格一直围绕着表格在添砖加瓦。但如果永远停留在表格形态,多维表格就很难摆脱,需要人去适应的工具属性。

而,则是让复杂的表单,拥有了完整的业务系统形态。这个业务系统,完全可以按照你的业务需求来开发,就跟搭乐高似的,能够覆盖更多的业务场景。


在此基础之上,所谓的开发者,不再只是会敲代码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是用飞书多维表格,来解决真实业务需求的一线业务人员。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帮人的存在,未来的业务系统长什么样,大伙儿可以一砖一瓦共同搭出来。

所以说,不仅仅是飞书多维表格多年沉淀的一次集中炫技,也彻底拉高了整个行业的天花板。

从五年前的单表,再到如今的,当别人还在协同工具层面挤牙膏的时候,飞书不断自我革命,沿着核心业务系统的路,已经走得越来越远了。

回过头看,在协同办公的这条路上,似乎飞书,总会先走那么一两步。

就像飞书CEO谢欣,前阵子在飞书多维表格开发者日上提到的那句 “for the ones ahead”。

飞书愿意比别人走得“稍稍快一点”“稍稍早一点”,这种开拓的意识,也在带动着更多的人往前走。

撰文:没瓜西

编辑:江江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飞书

部分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