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这波AI大战,我为什么更看好字节,而不是阿里

IP属地 中国·北京 功夫财经 时间:2025-11-21 10:23:36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并表示要“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豆包、元宝上线这么久了,阿里才搞出来一个独立APP,这让人有点看不懂啊。

但IT巨头们的商战,在今年那是特别的火爆。

前几年,大家还在聊社区团购,为了几捆白菜的流量,打得头破血流;转眼间,风口变了,所有人都开始仰望星空,张嘴闭嘴就是AGI,是星辰大海,是第三次互联网革命。

仿佛昨天还在菜市场跟大妈为三毛钱讨价还价,今天就要去竞选银河系球长。

这场风,就是AI。



2025年,AI这玩意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就像空气和WiFi,渗透进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但对牌桌上的巨头们来说,这玩意儿不是空气,是“天劫”。

渡过去,你就能飞升上神,再续百年香火;渡不过去,那就等着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据测算,2025年中国AI核心产业规模要破8000亿,未来呢?更是不可限量。

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谁能不眼红?于是,一场互联网史上最昂贵、最残酷、也最玄学的“三国杀”开始了。

这场商战有无数个参与者,但真正的主角,还是那三位老伙计: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



你看看各大厂财报里冰冷的数据,翻译过来就是三个字:烧!钱!啊!

腾讯2024年资本开支767亿,暴涨221%;阿里未来三年要砸3800亿搞基建;字节更狠,2025年计划投入超1500亿。

大家把过去十几年攒下的家底,像不要钱一样往AI这个无底洞里填。

钱烧出来的结果,就是行业迅速从“百模大战”的菜鸡互啄,变成了“基模五强”的神仙打架。

小玩家们连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就被这股热浪掀翻了。

那么,这三位已经杀红了眼的修士,究竟是怎么渡劫的呢?



字节相信大力出奇迹

字节这家公司,身上有股子野蛮生长的狠劲儿。

它的字典里没有“防守”,只有“进攻”,而且是全军出击那种。

搞AI,它也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字节的战略,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全栈、暴力、闭环

什么是全栈?

就是从芯片怎么用(AIBrix推理系统),到模型怎么炼(豆包大模型),到应用怎么做(豆包APP、扣子平台),再到怎么赚钱(火山引擎、抖音生态),老子全都要,一寸都不能让。

你看它的技术布局,像个八爪鱼。

文本、语音、图片、视频、音乐,多模态全面开花。

字节的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成本是行业平均的五分之一,效果还是接近了世界领先梯队。

这就是典型的字节风格:不仅要比你好,还要比你便宜,让你连模仿的欲望都没有。

这背后是什么?是钱,是海量的钱和人才堆出来的技术壁垒。

2025年计划投入1600亿算力,900亿买GPU。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烧掉4个多亿,烧钱速度比印钞机还快。

什么是暴力?

就是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流量。

豆包APP是怎么火起来的?真的是因为它技术天下无敌吗?不全是。

核心是抖音这个超级流量大水管,每天给你怼3亿次曝光,是个石头也给你盘出包浆了。

2025年8月,豆包月活干到1.57亿,直接把竞品打懵了。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DeepSeek流失的用户,40%都跑去了豆包。

这可是降维打击,谁叫抖音是全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呢?

这种暴力美学,贯穿了字节AI战略的始终。

火山引擎搞价格战,直接把大模型服务干进了“厘时代”,综合成本是竞品的1/3。

这让友商怎么玩?你降价跟不跟?跟,利润没了;不跟,市场没了。

两难。

什么是闭环?

字节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总能把“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复制”这条路走通。

它搞出个牛逼技术,立马扔到抖音里去测试。

比如那个“视频解读”功能,让商家内容生产效率提升40%,商家赚了钱,就会更依赖你,你就能收到更多的钱和数据,去优化你的技术。

这是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

它还搞开源,AIBrix、扣子平台,把工具给你,让你来帮它构建生态。

你用它的工具开发了个牛逼的智能体,一键就能发布到抖音、飞书,赚了钱还得跟它分成。

它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一个百万开发者的“编外技术团队”。

所以你看,字节渡劫的方式非常纯粹:用最雄厚的资本,砸出最锋利的技术,再用最庞大的流量,劈开最广阔的市场。

简单、直接、有效。

但这种模式也有命门。

一是太烧钱,对现金流要求极高,一旦主营业务(广告、电商)打个喷嚏,AI这个吞金兽就可能断粮。

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字节要投68亿美元要在海外建算力中心,这事儿能不能成,得看老天爷和白宫的心情。

字节就像一个踩着风火轮的哪吒,一路火花带闪电,快得让人看不清,但也得小心别步子太大,扯着自己。





腾讯稳如老狗很务实

如果说字节是狂飙突进的革命者,那腾讯就是老谋深算、稳打稳扎的老修士了。

去年资本开支剧增,今年,腾讯减少支出了,你看他多稳,并没有那么强的焦虑感。

它的核心逻辑,不是颠覆世界,而是在自己的“神国”里,活得更舒服。

腾讯的AI战略,也充满了这种“地主思维”,核心是:生态、协同、好用

什么是生态?

微信14亿月活,这就是腾讯最大的本钱,也是它最深的护城河。

对腾讯来说,AI不是一个需要从零开始的新业务,而是给现有生态系统打的一个超级补丁。

所以你看腾讯的操作,不追求技术参数上的“遥遥领先”,而是强调“好用”。

什么叫好用?就是能无缝地塞进我现有的产品里,让用户用得爽,让我赚得稳。

混元大模型,技术上也很牛,搞MoE架构,搞3D生成。

但它最终的落点,一定是服务于腾讯的业务。

比如,用AI生成游戏里的NPC和场景,降低开发成本;用AI优化广告投放,提升点击率,让广告主爸爸们更愿意掏钱。

财报不会骗人,AI驱动营销服务收入增长21%,国际游戏收入增长43%,这都是真金白银。

什么是协同?

腾讯元宝这个产品,就是腾讯协同战略的完美体现。

它不像豆包那样是个独立的APP,它更像一个“AI插件”,深度整合进了微信、QQ、腾讯会议、腾讯文档里。

你可以在微信里直接@元宝,让它帮你总结群聊记录;可以在腾讯文档里,让它帮你写周报。

它把AI能力,像水一样,渗透到了你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

这种打法的优势在于,用户学习成本极低,推广也极其顺滑。

我不需要你重新下载一个APP,改变你的使用习惯。

你该用微信还用微信,只是现在微信里多了个更聪明的帮手。

什么是好用?

腾讯深谙一个道理:再牛逼的技术,如果不能变成用户愿意用的产品,那就是实验室里的屠龙之术。

所以它强调“好用的AI”。

腾讯的混元Turbo S模型能做到“秒级响应”,混元T1模型在常识问答上效果提升8%。

这些都不是为了在发布会上秀肌肉,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

但腾讯的“地主思维”也有它的局限性。

过于依赖现有生态,可能会让它在开创新赛道时显得犹豫和迟钝。

元宝虽然DAU很高,但日均使用时长只有8分钟,留存率也才30%。

这说明,大家把它当成一个方便的工具,用完就走,还没形成真正的依赖。

在AI这场可能重塑一切的革命里,守成,有时候就是最大的风险。

腾讯就像一个坐拥良田万顷的地主,面对天劫,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修炼什么绝世神功,而是用AI给自己的庄园装上自动灌溉系统和智能安防,确保今年的收成比去年更好。

稳是稳了,但万一哪天地壳变动,对手搞出了颠覆性创新,让你这个庄园没了呢?





阿里在架桥铺路搞基建

阿里,这位曾经的电商霸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得不算顺心。

到了AI时代,它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找回场子。

阿里的打法,既不像字节那么激进,也不像腾讯那么保守。

它选择了一条更宏大、也更艰难的路:基建、开源、生态

什么是基建?

阿里可能是中国最懂IT基础设施重要性的公司。

从电商到支付再到云计算,它一直都在做“修路”的活。

到了AI时代,它更是把这个思路贯彻到底。

未来三年砸3800亿搞云计算和AI硬件。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要把自己变成AI时代的“国家电网”和“中石油”。

你们模型再牛,应用再花哨,都得用我的算力,跑在我的云上。

这种打法的好处是,一旦成功,壁垒极高,可以坐享整个时代的红利。

坏处是,投入巨大,回报周期极长,非常考验战略定力和家底厚度。

什么是开源?

如果说砸钱修路是“硬基建”,那么搞开源就是“软基建”。

阿里把自己的核心模型“通义千问”系列,从0.6B到235B参数,全部开源,而且允许商用。

这是何等的魄力!

它的算盘打得很精明。

我把最先进的武器图纸免费给你,你基于我的图纸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枪炮,但你造枪炮的钢铁、火药,都得从我这儿买。

这个“钢铁火药”,就是阿里云的服务。

通过开源,阿里团结了最广大的开发者,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

魔搭社区180万开发者,Qwen系列全球下载量破6亿。

它想做的,是AI时代的Android,是那个底层的操作系统。

什么是生态?

阿里的所有动作,最终都指向生态。

无论是阿里云,还是开源的通义千问,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围绕阿里的AI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它提供底层的算力(阿里云),提供基础的模型和工具(通义千问、魔搭),让千千万万的企业和开发者在上面长出自己的应用。

金融、医疗、制造、零售,它想用AI把所有行业都重做一遍。

这个战略非常宏伟,但也非常考验阿里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但阿里这一战略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生态整合复杂度高,导致杀手级应用突破滞后。

千问APP直到2025年底才正式推出,已经比对手慢了半拍。

阿里就像一个有远见的建筑师,面对天劫,他没有急着给自己造一个坚固的堡垒,而是开始规划和建设一座全新的未来城市。

蓝图很美,但从图纸到现实,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充满了不确定性。



谁是真命天子

好了,三家的牌都看完了。

从财务的稳健上,我看好腾讯。他不乱赌一个没有确定性的未来,这是腾讯系一向以来的风格。但可以确定的是,风险是躲过了,AI产业如果有泡沫,与他无关,但AI产业出现英雄,也绝不会是马化腾。

阿里虽然有规划有远见有投入,但是承平已久,整个团队都不够拼啊。我认为啊,这家企业大了以后,大企业病太严重了。一个本应该擅长的领域,折腾了几年了,居然没出一个爆品应用。

我最为看好的还是字节。AIGC当下最为主要的应用,还是在媒体创作上,谁有字节这么多的客户资源呢?谁有字节这么多的C端应用工具呢?谁又有字节这么庞大的流量入口呢?

当下的商战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管是通用大模型,还是细分领域的模型,字节的应用在质量上,可以说完全吊打了腾讯和阿里。

字节才是那个最有可能成为中国AI应用领域,未来真正的王者。

阿里有可能走向百度的命运,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

说到底,企业家的性格、精神特质,才是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关键。

这几个大厂企业家里,张一鸣还是那个最能拼能打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