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潘建伟学生彭承志4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盾量子董事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1-21 16:11:41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数学物理学部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年仅4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承志当选,他从事的研究领域为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学实验。

公开信息显示,彭承志曾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目前还担任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彭承志曾成功推动国盾量子上市。今年迄今,国盾量子股价涨幅约70%,最新市值约450亿元。


彭承志是中国著名量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的学生,也是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参与多项重大量子科技项目,是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核心科学家,负责地面站的建设运行,确保卫星与地面之间实现超高精度的量子通信实验。彭承志还推动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和技术应用。

在量子信息基础研究方面,今年3月,潘建伟、朱晓波及彭承志等超导量子团队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发表“祖冲之三号”在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构建了目前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彭承志在48岁的年龄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反映了我国量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青年人才辈出。潘建伟团队的另一名核心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也申报了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成为有效候选人。

今年也恰逢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周年。量子通信被认为是未来信息科学的重要支柱,能够突破经典通信的性能极限,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信息传输。量子科技也已经写入我国“十五五”规划。

“近年来,国家加深了在量子领域的布局,目前量子技术行业正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这需要更多年轻科学家贡献力量。”一位量子领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很欣喜看到又有量子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说明了国家对量子技术人才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