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索尼手机败退中国,但其他业务一年能收割几十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快刀财经 时间:2025-11-22 00:08:36

大家还记得索尼手机吗?

这个昔日和诺基亚在国内齐名的“手机大王”,前阵子,不仅下架了官网的手机类目,还注销了官方公众号,基本是正式告别了中国市场。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大家还记得索尼手机吗?

这个昔日和诺基亚在国内齐名的“手机大王”,前阵子,不仅下架了官网的手机类目,还注销了官方公众号,基本是正式告别了中国市场。

作为曾凭音乐手机创下亿台销量、功能机时代能风靡全国的科技巨头,可谓是承包了两代人的青春回忆。

索尼手机没退市之前,其实也早跟退市没啥区别了。

自打2015年起,索尼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便长期徘徊在1%以下,2019年,全球销量也从2015年的2500万台暴跌至300万台出头,跌幅达88%,其中中国市场贡献占比还不足5%,几乎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加之索尼在国内的门店布局极少,主要都是依赖线上渠道与少数经销商,用户群体局限于小众科技爱好者,在大众市场的印象基本只剩下了“情怀”。

撤掉手机业务,也是索尼集团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取舍。

毕竟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早就成了一片“超级红海”,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与密集渠道,早就反超了外资品牌们的市场份额。

况且索尼的心思,也不在做手机上。

索尼的CEO明确要将游戏及网络服务、音乐、影视等业务列为核心支柱,这些业务也占了索尼超过6成的销售收入。

手机业务自然成为优化资源的选项,收缩战线以聚焦高盈利板块。

虽然不卖手机了,但索尼的其他核心业务,在国内市场依然非常能打,也是整个集团在华营收的核心支柱。

尤其是影像业务(相机品类),索尼仍是国内专业市场的龙头外资;同时受益于国内全屋定制的家装趋势,索尼生产的高端音响,今年上半年夜以23.9%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凭借过硬的音频技术持续收割高端市场。

在手机的供应链条上,索尼产的图像传感器,在全球市占率过半,稳居行业第一,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也是索尼的核心客户。

所以即使手机业务不太行,但有着多元业务布局索尼集团,仍是一只商业巨兽,一点也没少赚钱。

2025财年第二季度,索尼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1,079亿日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达到3,114亿日元,同比增长7%。

索尼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这样的模式在多数业务板块成效显著,只是在手机业务上未能形成协同效应。

毕竟索尼生态闭环,一直强得可怕,是行业唯一覆盖“内容创作(哥伦比亚影业、音乐版权)-核心部件(CMOS传感器、显示面板)-终端硬件(电视、相机、游戏机)-用户服务(流媒体、订阅会员)”的企业。

总之,索尼手机退出中国市场,并非企业衰落的信号,而是“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战略取舍。

反正索尼的半导体、游戏、影像等业务长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整体盈利也稳步增长,并不需要依赖手机业务赚钱。

对于索尼而言,手机业务的退场,也意味着能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像车载影像、半导体、高端娱乐等高增长赛道。

尽管索尼拥有不少硬核技术,但居高不下的价格、薄弱的渠道和缺失的本地化营销,无法拿下大众市场。

毕竟技术优势必须与用户需求、本地化适配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