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股市的逻辑,全变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博闻财经 时间:2025-11-22 10:14:11

过去几个交易日,股市风云突变,连续发生了三件大事:

1、华尔街对美国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情绪上升,纳斯达克指数回落了将近2000点。

2、A股做多热情下降,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

3、本月LPR利率继续保持不变。央行重提“跨周期”,未来宽松的空间可能收窄。

11月的这轮调整,让不少投资者回吐了相当一部分盈利。本轮行情以来,散户盈利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更加突出。

为什么今年散户赚钱难度这么大?

我觉得最根本原因是股市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这轮行情非常特殊,大多数投资者没能抓住实质。

很多人认为:A股之所以在2025年整体表现不错,主要是因为宏观面宽松。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人类第四次产业革命爆发了。

所以,这轮行情的实质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变革。而中国对这一轮产业革命的反应速度、参与深度远超前三次(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再加上中国有“工程师红利”,依托全球产业链诞生了一批很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在AI算力中心扩建中赚得盆满钵满,这给AI板块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AI是这一轮行情的主线,如果散户还按照旧经验去买老登股,自然赚不到钱。如果是在10月以后追高买的AI,也容易亏钱。

第二,AI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股市生态,让机构和散户在获得信息、掌控市场方面差距拉大,散户的地位更为弱势。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量化交易手段越来越先进。一批顶级的量化私募,比如幻方、九坤、明汯等,均大量购入先进的GPU,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垂域大模型,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市场数据和情绪走向,来做出交易决策。

比如有量化机构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时分析股吧、微博等平台散户言论,当"加仓""涨停"等看多情绪关键词暴增时,启动抛售策略。反之,当散户过度悲观的时候,量化机构则开始抄底。

还有的机构通过算法,破解了大多数散户的止损设置习惯,或者追涨习惯。通过拉升股价或者打压股价到一定位置,引发更多散户追涨或者杀跌,从而获利。

中等规模的机构,虽然没有能力建自己的大模型、AI实验室,但有能力基于开源大模型进行微调和应用创新,建立自己的AI支撑体系。

总之,随着AI时代全面到来,机构炒股的装备全面升级,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先进到了极致。而散户则继续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水平,甚至还有所下降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反驳说:机构可以用AI,难道我不能用吗?什么DeepSeek、豆包、元宝、Kimi、千问,我下载一个不也照样用吗?

的确,现在人工智能APP有很多,用来制作图片、查询资料、写文章、做分析,看起来头头是道,好像是那么回事。

如果你深入使用,就会发现它们还比较幼稚。比如写出的文章AI味非常浓,很容易判别,里面引述的资料也未必正确。如果用来指导投资则更可怕,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来形容都不过分。

比如我曾查询有哪些汽车配件类企业,产品出口到A国的占比超过了10%。某人工智能APP很快给出了答案,列举了4家公司。

等我把这4家公司拿到另外一家人工智能App验证的时候,发现3家可能存在问题。我再重返第一个APP,直接问它这4家企业是否有超过10%产品卖到A国,它立即否定了其中的2个。

搞到最后我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去查询上市公司年报。

还有更搞笑的:比如我发现多家证券软件,都把某芯片代工巨头的市值标错了,往往标注在近1万亿人民币。但事实上,由于它在上海、香港两地挂牌,计算总市值的时候不能直接用总股本乘以A股股价。

我向当前使用率最高的几个国内人工智能APP提问,它们计算出的市值都不对,请看计算结果:







事实上截至2025年11月19日,这家公司的总市值是6300亿人民币左右。

更要命的是,这些常见的人工智能APP分辨虚假材料的能力比较弱,这就给一些不法之徒了钻空子的机会。

他们通过AI生产大量的小作文,然后注册大量社交账号,批量发布关于某些上市公司的虚假消息。这些虚假消息被大量喂给AI大模型后,散户查询的时候往往得到错误的答案。

比如我曾查询过,有哪些上市公司在铜连接或者液冷方面,向英伟达送样了,可能纳入其产业链。结果发现多家人工智能APP提供的名单里,都隐藏着地雷。

搞明白了这些,你就会知道:目前常用的那些AI超级应用,不仅无法成为散户合格的帮手,反而成为“反向工具”,把散户置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行文至此,我有一个建议:专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金融机构,比如大券商,应该开发一批基于真实信息、真实数据,而且及时更新信息的AI工具。

专业金融机构除了可以提供信息、数据外,还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可以赋能散户,解决散户和机构地位越来越不对等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股市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哪些券商最有可能做出值得投资者期待的AI工具?我觉得要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在金融科技上有多年持续的投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队伍,已被公认为科技驱动型的券商。

第二,处于行业头部,综合实力雄厚。尤为重要的是,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产业经验、市场实操经验,投行能力强,能够给投资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第三,有明确的全球化战略和布局,能够迅速吸收境外同行等的先进经验。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AI工具再先进也只能当助理,它不是万能的、不能取代你的学习、思考和自主决策。

你分析股票常用的AI工具有哪些,有没有觉得比较好用的?可以在评论区里聊聊。

特别提示:本文为观点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