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8:00,来自南京市30所学校、300余名中小学生齐聚“南京市鼓楼区第八届中小学机器人嘉年华活动”现场。经过激烈角逐,南京市科睿小学和南京市天正小学代表队从112支比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共同夺得冠军。本次活动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指导,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南京市鼓楼区关工委主办,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南京市力人学校承办。
![]()
比赛最大魅力在于充满了趣味性和随机性
今年竞赛项目主题为“智芯逐鹿”挑战赛,设置了积分赛、淘汰赛、决赛。各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参赛的机器人在特定的竞赛场地通过自主行走和遥控行走,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圆片收集与摆放、能源补给等任务。“这个比赛最大的魅力在于充满了趣味性和随机性,更注重学生们的交流和合作。每支队伍随机配对成三支队伍,进行三场积分赛。两两合作后的分数才是各队的总分。排名前16名队伍可以选联,要在短短10分钟内选择比赛中表现好的队伍参加决赛。”结合本次比赛的亮点,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严以华表示,选手们到了比赛现场第一件事不是拿机器上场,而是找抽签出来的合作队伍、商讨比赛策略。比赛非常考验选手们的综合能力,除了机器人技术外,更多的还需要沟通协作、社交能力等。
鼓楼科技之花繁盛开放
谈及本次活动的举办意义,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朱苓在活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活动现场非常热烈,孩子们的兴趣十分高涨,这源于南京市鼓楼区一直重视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鼓楼区是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在此背景下,鼓楼区举办机器人嘉年华活动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中小学的学生们多动手、多参与科技活动,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让鼓楼的科技之花开得更加繁盛。
“基础+拓展+特长”科技三阶课程体系结硕果
作为活动的“东道主”、南京市力人学校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刘海燕在活动现场分享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学校虽然是所新学校,但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了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的平台,逐步构建起‘基础+拓展+特长’三阶课程体系,兼顾了普及性与个性化。”具体来说,基础课程强化理化生实验操作,开齐必做实验,增加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比如实验里孵化鸡鸭实验、实验里开桃花实验、劳动基地种植实验等。拓展课程以兴趣为导向,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八大类科学社团,包括生物、数学实验、创新物理、化学、智创、信息编程等。学校开展多样化实验探究与项目学习,供学生自主选择。今年参与学生占比达42%,其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荣获“南京市校本精品课程”。特长发展课程主要面向学有所长的学生。学校开发了“AI+科学”、“创客+工程”、信息编程等项目,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类比赛,培养科技特长生。近年来,力人学子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各类科技比赛中争金夺银,学校也获得江苏省实验能力大赛组织团体奖、鼓楼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技术、心态、信任和默契成制胜秘诀
对于参赛者而言,收获的远比竞赛成绩多得多。淘汰赛后,南京市力人学校初一(1)班的顾悠然最大的感受就是兴奋和期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机器人嘉年华,大大磨炼了我的手指灵活度,也提升了我的赛场分析能力和心态及时调整的能力。”决赛后,冠军队代表、南京市科睿小学四年级的王艺博分享了制胜秘诀:“首先肯定是我和队友间的信任。平时我们在一起训练时间多,赛场上自然就默契了。另外,选择联赛队友也很关键。当时我在赛场上观摩时注意到天正小学代表队的队友比赛时发圆片很快,技术很厉害。所以我就主动找到他们,沟通战术后决定,我们队负责防守,天正小学的队友负责进攻。最终,我们通过紧密配合后夺得了冠军。”
![]()
通讯员 颜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