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Maria Jesus Contreras
最近半月股市动荡。
有的人信仰摇摇欲坠,问:
“牛市,它是不是要离开了呢?”
对部分资金来说——
上证、深证;创业板、科创...纷纷跌破了60日均线。
从技术角度讲,符合这部分资金的离场标准了。
心里哇凉哇凉。
![]()
我之前有说——
60日均线是一个信号。
有效跌破了,部分资金会看成离场信号。
但仅仅一天破位,说服力也有限。
指数要在60日线以下持久萎靡、震荡、下跌...才会进一步强化悲观心态。
所以——
A股下周挺关键。
将考验很多人的牛市信仰。
周五晚上美股已经有所反弹,或许A股下周也会反弹。
当然了。
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僵硬参考60日线指标。
我就不那么参考。
看我文章多年的人也知道,我对股市一直有种傻呵呵的乐观。
我觉得牛市不会一去不返。
所以我趁着周五大跌、又加了一丢丢。
大家可以自行决策,如果出现反弹,可以在反弹关口做做思考。
是留,还是走。
如果犹豫不决,可以走一些,留一些。
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事。
二
这轮牛市的眉目,越来越清晰了。
撑起这轮牛市有两个关键因素。
这两个因素造就了大量的翻倍股票,也埋下了这一轮调整的伏笔。
1)AI的爆炸式发展。
AI就是美国的“房地产”。
微软、谷歌、OpenAI等巨头,持续地大笔烧钱,撑起了美国经济。
包括特朗普也把AI看成重要政绩。
这条产业链很漫长:
从英伟达的AI芯片,到中国供应商的零部件,到中国台湾芯片代工。再到电源,到机房建设...
一荣俱荣。
2)美联储持续降息
推动了黄金、铜等持续涨价。
当然,美联储降息节奏总是一波三折,停停走走。
在降息过程中,市场偶尔也会觉得“经济衰退,所以才降息”,会先跌为敬,先去交易衰退这个负面因素。
但,降息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最近为什么转变了呢?
因为对AI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有的人觉得,AI已经产生了泡沫,泡沫有可能爆掉。
各种鬼故事也开始流行:
大空头已经开始做空、分析师唱衰...等等。
联想到了2000年,正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导致美股进入了深度熊市。
那这一次,灾难会不会重演呢?
哪怕英伟达这几天给出了强劲的财报,也拦不住这种担忧。
英伟达的股价从最高点开始,最大回撤达到了20%
黄仁勋抱怨:
英伟达现在陷入了“无赢局面”
“公司无论做什么都难以取悦市场”
“我们要是交了一份差业绩,就是AI泡沫的铁证;我们要是交出一份亮眼业绩,那就是我们在助长AI泡沫。”
Haha
担忧传到了A股,也带崩了A股相关股票、指数。
典型如易中胜、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中芯...等等。
都进入了调整期。
这些公司所在的创业板、科创指数,之前涨势很猛。
现在纷纷跌破60日线。
三
如果能准确识别泡沫的破灭,在破灭之前离场。
那该多好啊。
但择时太难了。
谁能断言AI泡沫结束了呢?谁能断言牛市结束了呢?
至少现在这一刻没有人能断言。
当然,大家可以不预设,只应对。
比如——
设定自己的铁血纪律。
到了合适的时机,先减减,减少筹码。
免得雨打风吹内心崩溃。
没有人能精确预测未来,更多是做应对,避免极端伤害。
。。。
也有不怎么动的人。
我就不爱动,尽量减少对“择时”的依赖。以收息为主,主打一个时间复利。
跌多了,反而会考虑加仓。
有的人在抱怨——
感觉糟糕透了。
“自己盈利又全跌回去了。一直还没怎么挣钱呢?形势又不明朗了。”
今年以来,主要指数的年度涨幅还有:
![]()
还是有明显挣钱效应的。
现在的A股有5千多只股票,确实很考验眼力+运气。
长期吃不到果果,光挨打的话,不如专注指数的宽基ETF。
至少今年也有15-35%收益率。
最后——
这一轮调整,有人会考虑离场。
但股市回调也是另一波人的布局时机。
以更长远视角来看,跌完一轮后...牛市的潜在上涨空间...又拉大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