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10子女+私人飞机!“旺旺仙贝”到底有多赚钱

IP属地 中国·北京 说财猫 时间:2025-11-25 00:15:13

没想到,一点点、徐福记、呷哺呷哺、旺旺集团这些品牌,竟然都是来自台湾省。

不得不说,台湾人,还蛮会做大陆生意的。

而今天要说的,是旺旺集团。


中国的80、90后,对旺旺仙贝、雪饼,旺仔牛奶等肯定不陌生。

凭借内地庞大的消费市场,其创始人蔡衍明家族,一步步成为台湾富豪榜前十之列。

根据2023福布斯排行榜,蔡衍明财富值多达61亿美元,即433亿人民币。


虽然选对了市场,但旺旺集团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来形容。

就在刚刚,中国旺旺发布了最新的财报。

旺 旺也“不旺”了?



“吃老本”

增长存压

2015年之后,中国旺旺的增长,几乎可以说是按下暂停键。

这几年,旺旺的年收入忽跌忽涨,一直在200亿-240亿之间徘徊,正面临发展的“天花板”。

最 新的 中期财报显示,旺旺收入111亿,增幅仅2.1%。


(注意:2026中报对应时间是2025年4-9月,下同)

旺旺的收入构成,主要有四个板块,其中乳品及饮料的收入占比过半,但今年中期表现不及预期,也是唯一下滑的业务。

也就是,旺仔牛奶也有点卖不动了。

加上内地奶茶店遍地都是,内地饮料市场基本可以说是红海赛道了。


还能有小幅增长的板块,是旺旺的米果类和休闲食品。

而米果是当年蔡衍明从日本拜师学艺,取得日本米果大厂 岩冢公司的技术授权, 引进而来的零食。


实际上,这家食品饮料帝国这几年基本都在“吃老本”,新零食难突围。

但好在利润并不低,一年净赚三、四十个亿基本不成问题。

中 期业 绩显示,中国旺旺2025年4-9月的毛利率达46.2%。

也就是买100块旺旺的零食,成本只有不到54元,剩余46元都是毛利润。

中期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渠道、降价的影响。


旺旺 中期财报净赚17个亿,跌了7.83%,跌幅较大。

算下来, 净利润率15.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来看,中国旺旺手握103亿净现金(剔除借款后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现金覆盖债务,可以说没有偿债压力。

这三 十多年的发展,还是让这家台湾的食品饮料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金护城河。



传奇家族

说起这家台湾省企业,颇为传奇。

而创始人蔡衍明的家庭背景及其个人履历都极具个人色彩。

其父辈往上数三代,皆为富商。蔡衍明有7位哥哥姐姐,基本都经商,他排行最小。

他高中没读完,便放弃学业直接进入商场。


蔡衍明

中国旺旺的前身是台湾宜兰食品厂,做罐头食品代工和外销的。

蔡衍明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家食品厂,起初曾因其缺乏经验与能力使公司陷入巨额亏损。

后来凭借米果零食“旺旺仙贝”,大获成功,翻身成为富豪。

1989年,蔡衍明把目光瞄准内地市场,三年后,他在湖南设厂,逐渐把旺旺从一家单一的米果公司发展为食品及饮料公司。


2008年,中国旺旺在香港上市。

次年还登陆台湾证券交易所,但于2013年自愿终止在台湾上市。

后来,蔡衍明还涉足医院、酒店及房地产业务,以及传媒文化。

没错,当时蔡衍明收购中视、中天、中国时报、工商时报,并将中时集团改名为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搞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

甚至,他还曾以个人名义斥巨资收购香港亚洲电视股权,一度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后来因亚视衰落而退出。


蔡衍明

不难看出,蔡衍明早年对传媒版图的热爱,构建起了食品+传媒的帝国,这都源于其家族早年在台北经营电影院,从小接触传媒行业。

蔡衍明曾说,“投资媒体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兴趣,就像开飞机一样。”据说,他是台湾省首位拥有私人飞机的企业家。

而他的立场也十分鲜明,认为掌握媒体才能有更多话语权,并致力于推进内地和台湾的沟通交流。

至于他的私生活,蔡衍明20岁就结婚了。

但没多久就离婚,他曾说自己是花花公子,与7女子育有10子女,差点就可以凑一足球队。

目前,蔡衍明控股的上市公司,至少包括中国旺旺 (港股)、中视 (台湾证交所) 和时报文化 (台湾柜台买卖中心) 三家。

旺旺在中国的市场明显已经达到饱和,于是蔡衍明提出了“世界梦”,布局海外。


2022年,旺旺在越南设厂投入使用。

只不过,出海并不容易,今年海外收入增长乏力,仅个位数增幅,其中美国、越南市场收入下滑。

关注我们,来评论区聊聊~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