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电驴江湖,即将上演“资本三国杀”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斑马消费 时间:2025-11-25 08:17:38

斑马消费 范建

保有量已达4亿辆的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进入存量时期,高端化、智能化以及出海,将成为竞争的核心方向。在这一轮新的行业转型升级期,不仅考验企业的耐力,也将考验资本实力。

近期,有消息称,行业老三台铃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于2026年赴港上市。届时,“电驴三强”将完成资本市场集结。



三强集结资本市场

看似并不性感的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已诞生了雅迪控股、爱玛科技、新日股份、绿源集团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

近期,有消息传出,总部位于深圳的台铃,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工作,计划于2026年冲击港股上市。

如若台铃成功上市,将与行业老大雅迪和老二爱玛,共同组局中国电驴江湖的“资本三国杀”。留给市场的疑问是,当台铃补齐了融资平台的短板,行业三强的格局是否会改写?

台铃的发展历程,是潮汕三兄弟的携手创业故事。

早年间,孙木钳、孙木钗、孙木楚兄弟三人在潮汕老家从事摩托车维修。2003年,深圳出台“禁摩令”,对传统摩托车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孙氏兄弟和合伙人姚立敏感察觉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电动车或将成为摩托车的替代品,成为人们的日常代步工具。

凭借多年摩托车维修积累的经验,他们在深圳租下一间厂房,很快组装出第一台电动两轮车,台铃品牌就此诞生。

伴随着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的迅速增长,台铃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并从广东进军全国市场。

据公司官网,经过20多年发展,台铃已成为集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共享等全产业链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拥有东莞、无锡、天津、惠州、重庆、贵港、越南、印尼八大研发智造基地,年产能逾1500万辆,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媒体数据,台铃的年营收超过12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4.7%,仅次于雅迪和爱玛,排名第三。

雅迪控股(01585.HK)是绝对的行业老大,年营收超300亿元,品牌力强、渠道深厚,且高端化布局已取得领先。

爱玛科技(603529.SH)年营收突破200亿元大关,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近年来,更是频频以颜值出圈。

台铃则对技术有明显的偏执,主打长续航,独创的“云动力系统”和“筋斗云平台”,让其产品6次刷新吉尼斯续航纪录,在外卖小哥群体和下沉市场,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

加速洗牌马太效应显现

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首台柱式无刷直流电机的两轮轻型电动车,开启了中国两轮电动车时代。

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禁摩令,“电驴”市场迎来了第一轮爆发式增长。一个车架+一台电机+一块电池的简单组装,顶峰时期,全国约有2000个厂商参与其中。市场鱼目混珠,野蛮生长,低价、低质成为竞争主流。

2019年,新国标的出台,是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的分水岭,行业进入“合规”和“升级”的全新发展阶段。强制性的3C认证和严格的技术参数,没有研发能力和生产资质的中小企业加速出清。

在新国标实施的过渡期内,数以亿计的超标车面临替换,带来了巨大的换购需求。2019年-2022年,行业迎来又一轮高速增长期,年销量从3000万辆飙升至4000万乃至5000万辆的高位。期间,行业的格局确立。

据机构数据,目前,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参与者已仅剩100家左右,形成了雅迪、爱玛、台铃等传统巨头,小牛、九号等新势力以及各区域品牌同场竞技的局面。

目前,电动两轮车行业CR5的市场份额已接近75%,CR10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90%,市场高度集中,已呈现出类似国内家电市场的成熟格局。

机构预计,随着电动两轮车标准的趋严,行业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拥有规模、技术和渠道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继续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未来3-5年,CR5的市场份额有望突破85%,进入寡头竞争的成熟阶段。

最近5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年销量经历了由政策驱动的脉冲式增长到逐步平稳的演变过程。

随着超标车替换需求的陆续释放,2024年,行业迎来一轮调整期,全年电动两轮车行业实现销量4920万台,同比下降10.55%。就连行业老大雅迪控股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下滑,该年度,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8.77%。

今年以来,由于升级版新国标的实施以及电动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厂商去库存+补贴共同驱动,电动两轮车行业又迎来了一轮爆发期,市场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据奥维云网数据,今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增长29.5%。行业双寡头雅迪和爱玛的销量增速均在40%左右,新势力小牛和九号的增速更是超过50%。

上半年,雅迪控股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11%和59.50%;爱玛科技两项业绩指标的增速均超过20%。

存量竞争时代机会何在?

目前,国内电动两轮车的保有量已达4亿辆。政策性红利的高峰期已过,市场已进入存量阶段。未来,存量替换会是市场需求的主流。

销量增速的放缓,是必然趋势,但随着产品结构持续走向高端化、锂电化和智能化升级,产品均价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机构预计,到2027年,电动两轮车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行业的增长逻辑也将从“量的扩张”转向“价值的提升”。

在长期的消费升级趋势下,产品的高端化、出海以及日益成熟的换电生态,将共同构成行业未来增长的核心机遇。

此时,台铃加速推进上市,募集资金投入产能升级、技术研发,加快向智能化转型,正是出于更长期竞争的考量。

当前,国内高端两轮电动车市场,主要被小牛、九号等新势力占据。新势力们为了与传统巨头错位竞争,从诞生之日就主打高端化和智能化,已在高端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

最近几年,传统巨头正在高端化上集中发力。2021年,雅迪发布高端品牌“VFLY”,直接将产品价格拉到了万元以上;爱玛紧随其后,推出子品牌“小帕”,定价4999元到9999元。

当国内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出海寻求新的增长,几乎成为头部电动两轮车行业玩家共同的选择。但受认证标准、消费习惯、关税壁垒等多种因素影响,进军海外还存在较大挑战。

2024年,雅迪控股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足10%,爱玛科技境外收入占比更是仅有1.09%。行业两强尚且如此,对于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其他参与者而言,出海都是需要花更长时间去破解的命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