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星闪又放大招,比蓝牙更先进的音频技术来了,真无损体验?

IP属地 中国·北京 IT之家 时间:2025-11-25 20:15:00

在 11 月 25 日的华为 Mate 80 系列、Mate X7 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 FreeBuds Pro 5 悦彰耳机正式亮相。在这款耳机上,有个非常重要的看点,就是它是首款支持星闪音频技术的无线耳机


说到星闪技术,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这是中国原生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IT之家此前也多次向大家介绍过这一技术以及相关产品。而星闪在音频领域的应用,此前虽然也有,但并不完整。


在今年 3 月,上海海思推出了星闪音频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真正将星闪的优势特性完整引入到音频领域。这次 FreeBuds Pro 5 的发布,就是落地的第一步。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 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解决了“听得方便”的问题,那星闪音频技术的到来,就是要真正解决“听得真实、听到好”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一、传统痛点与星闪突破:解决无线音频的核心挑战

无线音频产品在过去十年中快速发展,从有线耳机向 TWS 真无线耳机的转型,推动了便携性和便利性的提升。全球 TWS 耳机年销量已突破数亿台,用户在日常通勤、运动或休闲时享受到了无线自由。然而,这一便利背后隐藏着多项技术局限,这些问题常常影响实际使用体验。

例如,如今音源越来越高清,但传输带宽受限,高清音频源在传输过程中往往被压缩,细节丢失,来适配窄通道,让用户难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音质。

还有在城市环境中,用户佩戴无线耳机听音乐时,常常遭遇信号断续或卡顿。地铁站、商场或办公室等地方,Wi-Fi 信号、微波炉或其他电子设备干扰频发,导致音频中断。


再比如观看视频或玩游戏时,音画不同步的现象时有发生,延迟卡顿破坏了沉浸感。然后续航问题也普遍存在,用户需频繁充电以维持使用,近年还有厂商推出 Wi-Fi 音频产品,却需要外配一个大电池,让人难绷。

这些痛点,源于传统无线连接技术的根本限制,如蓝牙方案的带宽不足、抗干扰能力弱和传输效率低。经典蓝牙 5.0+ 标准在物理层速率上仅限于 3Mbps 左右,蓝牙 BLE 则只有 2Mbps 左右,无法支撑无损音频传输,导致音质折损。

面对这些挑战,上海海思谛听星闪音频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以星闪短距通信技术为核心传输底座,融合端侧 AI 音频处理和开源鸿蒙系统,实现了在音质、稳定性、距离和组网等方面的全面优化。

通过星闪技术的应用,直接针对传统蓝牙的三大痛点 —— 音质损耗、传输不稳和使用受限 —— 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无线场景下接近有线般的体验,同时还比有线更便利。

具体而言,星闪音频方案在技术维度上实现了跨越式升级。它采用最大 4MHz 带宽设计和 8PSK 高阶调制,最高速率提升 N 倍,达到 12Mbps。同时,引入 Polar 编码技术和智能干扰避让机制,确保连接可靠,而且有效距离扩展至传统方案的 2 倍。

下面我们不妨从四个关键方面剖析其如何破解传统无线音频技术的痛点。

1、带宽革命:12Mbps 高速率支撑 CD 级无损传输

带宽是无线通信的“粮草”,决定了信息传输的上限。星闪音频方案采用了星闪 SLE(Sparklink Low Energy)技术,其在物理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星闪采用了最大 4MHz 的信道带宽设计,相比传统低功耗蓝牙的 2MHz 带宽翻了一倍。同时,方案引入了 8PSK(8 相相移键控)高阶调制技术。相比传统的 GFSK(高斯频移键控)或 QPSK,8PSK 能在同一个符号中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从而显著提升频谱效率。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使得星闪的物理层传输速率达到了惊人的 12Mbps。


为了直观展示这一突破的意义,我们可以将星闪与传统经典蓝牙进行对比。传统经典蓝牙的物理层速率仅约为 3Mbps,通常采用 SBC 或 AAC 等有损压缩模式,其压缩后的空口需求小于 1Mbps。相比之下,星闪音频将物理层速率提升至 12Mbps,实现了 4 倍的代际跨越,这使得它能够支持超越 CD 级或 Hi-Res 级别的无损传输,满足了超过 2.3Mbps 的无损原声空口需求。这种从“有损”到“真无损”的转变构成了本质的区别。

12Mbps 的物理带宽为音频传输带来了巨大的“动态余量”(Headroom)。

首先,标准的 CD 音质(44.1kHz/16bit / 双声道)所需的码率约为 1.4Mbps。传统蓝牙由于有效吞吐量不足,无法直接传输,必须压缩。而星闪 12Mbps 的带宽完全可以轻松容纳 1.4Mbps 的数据流,实现 Bit-perfect(比特完美)的传输。

更进一步,星闪的带宽甚至足以支撑录音室级别的 48kHz/24bit 无损音频传输,其空口速率需求约为 2.3Mbps。这意味着,用户在耳机端听到的声音,与录音棚里母带的声音是完全一致的,“100% 还原原声”不再是营销话术,而是物理事实。

2、覆盖突破:超百米传输距离与 Polar 码抗干扰

除了带宽,覆盖范围是无线音频的另一大痛点。星闪音频方案通过提升射频前端的信号灵敏度,大幅拓展了有效连接半径。

在实际测试数据方面,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竞品蓝牙设备在 37 至 40 米处即开始出现信号卡顿,超过 40 米彻底断连。而搭载星闪音频技术的设备,在 90 米距离处才出现轻微卡顿,断连距离更是突破了 100 米


这种超远距离覆盖彻底改变了家居和办公场景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将手机放在客厅充电,戴着耳机在卧室、厨房甚至阳台自由活动,而不必担心音乐中断。在户外场景,即便手机深埋在背包底层,星闪的穿透力也能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3、5.5dB 抗干扰提升,复杂环境稳如有线

在抗干扰能力上,星闪音频方案引入了通信领域的“皇冠明珠”——Polar 码(极化码)。Polar 码是 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以其能够达到信道容量极限(香农极限)而著称。

星闪创新性地将 Polar 码核心算法原理适配到短距通信中,并针对短包传输优化了码长。相比传统蓝牙的编码方式,Polar 码带来了高达 5.5dB 的抗干扰能力提升。这是一个巨大的物理增益,相当于在同等干扰下,信号的接收能力提升了近 4 倍。

此外,星闪还具备智能干扰避让机制。它能在连接建立之初自动扫描并选择最优信道;在传输过程中,一旦检测到当前信道受到干扰,能以毫秒级的速度自动跳转到更干净的信道。

在上海虹桥机场、深圳宝安 T3 航站楼、深圳北站等典型的“信号黑洞”进行了严苛测试。这些场所充斥着成千上万个 Wi-Fi 热点、蓝牙设备以及各类射频信号,是传统无线耳机的“噩梦”。


测试结果显示,星闪耳机在这些场景下依然能保持连续播放无断音,而同场对比的蓝牙耳机则频繁卡顿。这证明了星闪技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鲁棒性已接近有线连接。

4、组网重构:大组网能力与多场景协同

传统蓝牙的点对点连接模式限制了多设备协同的想象力。星闪音频方案引入了类似蜂窝网络的 C 帧(Control frame)中心调度机制。这是一种确定性的调度方式,由中心设备(如手机或 Dongle)统一分配时隙和带宽,避免了传统竞争式接入带来的冲突和延迟。

得益于 12Mbps 的总带宽池,星闪实现了“高质量的并发”。当连接两副耳机时,系统可以为每副耳机分配 6Mbps 的独立带宽,确保两名用户都能听到无损音质。即便连接四副耳机,每副耳机仍能获得 3Mbps 带宽,依然高于 CD 级无损传输的需求。

这种大组网能力催生了全新的应用场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终端连接多只星闪音箱,组建 5.1 无线环绕声系统,且无需布线,延迟极低,实现音画同步的个人家庭影院体验。

在专业录音领域,该方案支持麦克风的 4 发 4 收模式,在多人访谈、乐队录音等场景下,每一路都能实现独立的高清无损收音,彻底改变了便携式录音设备的形态。

二、技术融合:AI 降噪、3D 环绕声与开源鸿蒙的体验优化

海思谛听星闪音频解决方案不止于星闪传输的突破,还通过与 AI 降噪、开源鸿蒙的融合,进一步优化体验。

这些技术协同作用,形成“传输-处理-互联”的闭环,与传统无线音频方案相比,提供更纯净、沉浸和智能的听觉效果。

1、AI 降噪技术:昇腾 NPU 赋能纯净音频

在 AI 降噪方面,海思谛听方案集成了基于 AI 的智能降噪技术,通过端侧 AI 算力,实现精准降噪,这一技术还可以和星闪传输形成“分工协同”:AI 降噪负责“净化”音频源,星闪负责“无损传输”净化后的信号。

该降噪技术采用独立 NPU,具备百 G TOPS 当量算力,结合创新音频算法,可精准识别并滤除各类背景噪声。


比如,传统降噪算法擅长处理低频轰鸣等平稳噪声,但对风噪、键盘声、揉纸声等突发的非平稳噪声束手无策。上海海思的 AI 算法通过深度学习,能实时识别并分离这些瞬态噪声。

同时,在嘈杂环境中(如背景播放新闻联播),AI 能精准识别前景说话人的声纹特征,将背景人声作为噪声滤除,实现“听声辨位”般的纯净通话体验。再比如在 KTV 或嘈杂车厢等强噪声环境,耳机再通话时,对方也听不到干扰。相比传统方案仅整体压低音量或无法区分噪声,该技术在设备本地完成处理,无需云端依赖,确保源头净化。

2、OpenHarmony 生态:软硬一体的智能体验

海思谛听方案构建在 OpenHarmony(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之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优势。在南向互联方面,它向下兼容各类 IoT 设备,支持星闪的耳机、手机、车机、手表之间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发现与连接,设备间的音频流转不再需要繁琐的配对过程,而是基于信任环的无缝切换。

在北向智能方面,它向上对接云端 AI 能力,通过 OpenHarmony 的分布式软总线,耳机可以作为手机的延伸,调用云端的大模型能力(AI Agent)。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耳机直接进行复杂的语音交互、实时翻译或摘要生成,耳机成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智能入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和应用落地方面,海思谛听星闪音频解决方案已实现全场景适配,覆盖 TWS 耳机、直播麦、音箱和助听器四大品类。在耳机领域,华为 FreeBuds Pro 5 悦彰耳机作为首款产品,已经正式发布,国内多家厂商预计 2026 年上半年推出星闪音频产品。


此外,直播麦支持多发多收和 48kHz/24bit 无损传输,适用于多人对话和户外直播。音箱实现“一拖多”组网,打造环绕立体声家庭影院。助听器通过端侧 AI 降噪和无损传输,提升听障人士清晰度和稳定性。

IT之家了解到,目前海思谛听星闪音频方案已完成 SDK 到 demo 的全流程交付,覆盖耳机、麦克风、助听器等品类,大幅降低了客户开发门槛,为方案的快速普及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总体来说,这次华为 FreeBuds Pro 5 悦彰耳机的发布,可以说是星闪音频走向大众市场的第一步。它向市场证明,无线耳机的体验不必在“便携”与“品质”之间做选择题。

特别是星闪技术在音频领域的落地,本质上是对无线音频技术标准的一次重新定义。它用数据证明了“无线胜有线”的可能性:12Mbps 速率追平有线音质,Polar 码技术保障连接稳定,端侧 AI 算力净化听感体验等等,都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无线音频体验的重新定义,让用户从“为便捷牺牲品质”转向“两者兼得”。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生态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由星闪连接的“真无损、全场景、智能化”音频新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是聆听世界方式的全新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