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沉寂很久的贝壳,已经可以召集银行开会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无相商业趋势 时间:2025-11-27 12:24:05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但逆境之下,有一家企业却走出反行情的趋势。

近期,地产中介平台贝壳公布了他们的三季度财报,两个数据非常耀眼,一个是营收231亿,同比增长2.1%,另一个是现金流,结余557亿元,储备雄厚。

在楼市承压,很多物业公司都倒闭的大环境下,贝壳做到了真正的“稳中向好”。

甚至有消息称,贝壳已经给银行的代表们开会了。



曾几何时,房产中介都得看银行脸色,如今角色已然反转。

数据显示,今年贝壳非房产交易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45%,创历史新高。

从房产交易到家装金融,贝壳不再只是中介平台,它已成长为拥有强大议价能力的居住服务主导者。



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用“冷暖交织”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全国新房销售面积持续下滑,市场价格整体承压,房企资金链紧张问题依旧存在。

很多人以为,地产不行了,贝壳可能也不行了,但实际上,贝壳已经进行了数年的战略转型。

曾经主要依靠二手房交易佣金的贝壳,如今发展出了两大新业务:家装家居和租赁业务。

这两大业务的增速非常显著,尤其是2025年第三季度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3%,贡献超过1亿元的利润,家装业务方面,三季度净收入43亿元,贡献利润率提升至32%。



租赁业务好理解,贝壳会主动联系一些房东,帮他们出租房屋,获取佣金。但家装家居是怎么和贝壳扯上关系的呢?

这就要说到贝壳的独特优势:渠道。

贝壳平台巨大的房产交易量(2025年中期总交易额达17224亿元),这就带来了大量有装修需求的精准客户。

其房产经纪人能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实现“买—装”一站式服务的无缝衔接。

但贝壳做家装,又不仅仅局限于促成交易那么简单,而是用“数据”、“技术”和“线下服务网络”这三样核心资产,去整顿行业。



贝壳团装首个项目在天津竣工

一般买完房子后,业主接下来就要忙装修,装修找谁?

这对小白业主而言,是个很大的难题,装修货不对板怎么办?工人磨洋工怎么办?装修师傅坑人怎么办?

近年来,贝壳通过“被窝整装”(深耕北京)和“圣都整装”(辐射全国)两大品牌拓展家装业务,到了2025年,已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年竣工工地达6万家。

他们吸引用户的点,就在于推出“产品化样板房”,让业主在收房的时候,能实现拎包入住,且价格透明,“所见即所得”。



比如在北京白石桥被窝整装精品馆,基于真实户型(如47㎡、67㎡)推出3套样板房,包含9种风格、7大产品系统、112个定制模块,用户可以自由选择。

此外,贝壳还打造了HomeSaaS数字平台,通过应用AI工地摄像头(贝刻云视)、穿戴式记录仪等,实现了工地360度可视化。

客户不用去现场督工,随时随地都能监督工地。

在服务保障上,贝壳还推出了银行装修“资金存管服务”,在关键节点(如水电验收)经客户确认后,资金才分批解冻给装修公司,有效解决了传统装修预付式消费的痛点。

截至2025年10月末,该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43个核心城市落地,累计服务家庭超2.5万户。

从这可以看出,贝壳不仅仅是在销售装修服务,更是在搭建一个关于“家装”标准化、数字化服务生态,这让很多年轻的业主倍感省心。



那么搞家装的贝壳,又是怎么能“召集银行开会”的呢?

答案还是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数据分析能力。

截至2025年9月底,贝壳平台上有约54.5万名经纪人和6.1万家门店。

这一庞大的地面部队覆盖了中国主要的城市社区,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线下网络。



在此基础上,贝壳还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搞软件开发,搞AI大数据研究,特别是AI技术在业务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贝壳对客户需求、房屋数据、交易流程的精准把握,很多银行也就找上了门来。

毕竟,银行的放贷业务中,装修贷和房贷都是大头。

贝壳目前与银行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交易资金存管,如装修资金存管、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等;二是基于平台数据的金融产品创新,如针对租客的“公积金直付房租”服务。

举几个例子,一般装修的时候,客户的家装资金需要交给银行存管,按验收节点解冻给企业,实现“客户满意再付款”。

贝壳旗下圣都整装就与中信银行在南京、南昌等地上线该服务,客户款项冻结在中信银行,不进入企业账户,利息仍归客户所有。



基于贝壳平台上的店东和用户需求,贝壳还会与银行联合开发定制化贷款产品,比如“中信银行贝壳装修贷”等。

对贝壳而言,和银行的合作能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解决了房产和家装交易中最大的痛点——资金安全感和流程复杂性。

对银行而言,贝壳也提供了海量且精准的客户需求入口,获得了高质量、有明确场景的贷款业务,高效触达了客户。

基于此,贝壳召唤银行代表开会,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在贝壳的转型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开发,也是一大亮点。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贝壳研发的经纪人AI助手“来客”已经覆盖了41.4万经纪人,通过AI选房、智能总结等功能,显著提升了转化率,贡献超50%成交量。

在租赁业务中,AI技术更是深度融入全流程。

过去搞房屋租赁,需要派经纪人大量看房,讨价还价,客户对接,现在贝壳的收房端在Ai的加持下,审核单均耗时20秒,较传统人工审核提效60 倍,目前AI审核已落地11个城市,累计拦截风险房源1.6万多套。

这让收房人效提升13%,节点审核时长降低96%。



出房端上,AI智能托管和精准营销更是实现年节省成本过亿元,此外,贝壳还推出HQI(Housing Quality Index)房源品质分级,基于AI模型、贝壳房源与用户需求大数据打造,建立了租赁房源品质的量化识别与评估体系,从数据上明晰“好房子”标准。

2025年第三季度,贝壳运营费用同比降低1.8%至43亿元,环比下降6.7%,在不增加甚至减少人力的情况下,贝壳实现了管理更大规模的拓展。

而且从财报看到,贝壳在第三季度还持续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6.48亿元,同比增13.2%,上市以来研发投入已经超100亿。

不客气地讲,这已经超越了一些新能源车企的研发投入。

所以说,现在的贝壳不仅是一个地产企业,更是一个科技企业。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能在夕阳行业中活下来,总是有原因的。

当行业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局,贝壳凭借其线下网络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将一次性的房产交易延伸为持续的服务关系。

这种转变不仅重塑了贝壳的增长曲线,更重要的是,它重新定义了中介平台的价值边界——从信息中介升级为信任中介。



它不再局限于资源和渠道垄断,而是成为赋能整个生态的基础设施,承接了真正能提升基础服务品质的苦活、累活。

“做难而正确的事,就会有价值”,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