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国内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达到2.5%。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情况看,公司目前正面临高度依赖外部IP授权、增长节奏放缓、客户集中度提升等现实挑战。
潮玩与零食的风口,来得快去得更快。此次赴港IPO,金添动漫能否成功冲击“IP食玩第一股”,尚待观察。
![]()
奥特曼撑起业绩半边天,IP依赖风险高筑
金添动漫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创立的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曾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1月,主动从新三板摘牌退市。
在国内零食界,金添动漫素有“泡泡玛特”之称,旗下拥有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以及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等26个授权IP。
近年来,金添动漫IP趣玩食品的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授权IP相关的趣玩食品贡献收入占比已高达85.7%。
其中,奥特曼是金添动漫最重要的IP之一,是公司的营收支柱。2009年,公司首次与奥特曼IP达成授权合作;2015年,推出“奥特蛋”,精准击中儿童“集卡复购”的心理,次年单品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奥特曼相关IP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6%、63.0%、54.5%和43.9%。尽管持续下降,仍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现有的26个IP全部为非独家授权,且公司并未参与IP内容共创。所有授权协议的期限通常仅为1~3年。
目前,奥特曼IP的授权协议期限仅剩12个月,柯南的授权期限剩15个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授权期限剩24个月。这意味着,一旦核心IP授权到期且无法成功续约,将对公司业绩可持续性造成重大影响。
![]()
2025年4月,公司重要股东之一的孙剑正式撤出,其于2011年6月以100万元的价格收购公司20%股份。据悉,孙剑在动漫IP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旗下公司上海新创华专注于国际知名IP的本土化运营与商业化开发,也是金添动漫的奥特曼、名侦探柯南及其他IP的授权方。
有观点认为,这位关键人物是维系金添动漫与奥特曼IP战略合作的核心桥梁。此次合作根基的动摇,让续约前景越来越不明朗。
更令人担忧的是,金添动漫绝大多数授权协议都设有最低版权费条款。即使新IP产品的销售额不及预期,公司仍需足额支付授权费用。
行业竞争激烈,流动性压力凸显
金添动漫虽在国内IP食玩领域处于头部地位,但护城河并不深。
从国内IP食品市场竞争格局看,IP联名凭借其强大的情感溢价和实时信任背书能力,已成为市场提升价值、引爆销量的核心策略,整个赛道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
不仅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零食企业持续加码IP布局,旺旺、徐福记等传统品牌也纷纷借力IP联名实现产品创新。此外,百事、玛氏、亿滋等国际巨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也在加速争夺优质IP资源。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资金回笼速度已经出现放缓。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占比已达68.73%。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3.5天延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天,在渠道谈判中的话语权出现减弱迹象。
近年来,随着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量贩零食店的崛起,金添动漫将战略重心从经销渠道逐渐转移至零售直销。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经销商收入占比已降低至55.1%。相较之下,直销收入占比则一路飙升至43.2%。
值得关注的是,量贩零食店在渠道中的地位较为强势,有的会要求排他性供货,有的需要账期延长,有的则压低进货价。在此背景下,金添动漫的利润或被进一步侵蚀。
![]()
金添动漫存货规模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2024年,公司库存金额依次为5560万元、6310万元、8140万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库存金额为7620万元。对应的存货周转天数在45.1天至48.9天之间。
在行业人士看来,如何摆脱“IP依赖症”、优化客户结构、建立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而这不仅是金添动漫一家的难题,也是整个IP趣玩食品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
根据招股书,此次赴港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扩充销售网络与营销团队、扩大产能、升级供应链与IT系统、丰富IP组合,以及寻求战略投资与收购机会。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