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竟然不是国货!日本饮料潜伏中国40年、年赚1500亿击败农夫山泉

IP属地 中国·北京 数字财经智库 时间:2025-11-28 16:19:37

谁曾想,这家深植中国市场四十余载、被消费者们誉为“国民茶饮”的品牌,竟是“日本籍”。

它便是三得利株式会社,其已实现连续4年营收突破千亿大关,规模相当于农夫山泉总营收的2倍之多。

自登陆中国市场以来,三得利便以“传承正宗中华茶韵”为宣传口号,不仅在包装设计上突出汉字元素,更擅长在传统佳节期间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营销推广。

在这一整套策略推动下,三得利成功在中国市场培育了庞大的客群。然而,令众多消费者感到意外的是:

这个披着中文外衣、打着中国情怀的品牌,实则是血统纯正的日本企业



01、潜伏中国市场40年,一年狂赚千亿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当察觉到有消费者将三得利误认为本土品牌时,其团队曾透露,系统性地融入中国元素是其核心市场策略之一。

回溯20世纪80年代,以酒类业务起家的三得利敏锐捕捉到茶饮机遇。由于日本市场对中国乌龙茶存在特殊偏爱,三得利便顺势推出王牌产品——三得利乌龙茶,并强调其原料源自中国。为凸显地道的“中国血统”,品牌不仅深入福建考察茶源,更在营销中打出“中国茶叶,皇帝的最爱”的口号,借此在日本市场迅速崭露头角。



然而,日本本土市场容量终究有限。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三得利将目光投向了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

为了彻底融入中国,三得利不仅拍摄大量突出中国产地元素的广告,还频繁借用戏曲、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推广。其产品包装也历经多次迭代,中文标识愈发醒目,日文元素则逐渐淡出视野。

通过这一系列本土化运作,三得利不仅在中国市场成功立足,更让许多消费者深信不疑其为国产品牌。其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到约1500亿元人民币,其业绩表现惊人。

02、乘上风口,三得利成功起飞

除在营销层面精准洞察中国消费者偏好,三得利更关键的一步,是踏准健康消费潮。当同业品牌仍胶着于甜度与口感比拼时,其已开始布局健康赛道,率先提出“无糖茶饮”概念,并持续强化“0糖0脂0能量”核心卖点,“健康茶饮专家”人设深入人心。

据悉,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饮料行业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中,三得利常年位列TOP5。

凭借“健康茶饮”的清晰定位,三得利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内消费者对健康消费的强烈渴望。据魔镜消费数据,“功效明确”“科研背书”的口服科技产品为明星赛道,其中,降三高、日常血管养护科技产品“KNC血益莱”乘风而起,屡次登上京东平台赛道榜首。



与聚焦15-34岁年轻客群的三得利不同,“KNC血益莱”主要面向35-65岁的中老年群体。据称,其所含多重专利成分经耶鲁、京都等多所知名高校研究验证,能降低38.5%血液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血液循环速率、降低血液黏稠度,具体体感为“不再心慌胸闷、四肢麻木”。

现代生活快节奏下,高糖高脂饮食、饮酒吸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盛行,我国三高人群超4亿,因健康养护意识普遍提升,国人希望通过定期口服成熟科技成品,进行日常健康管理。

巨大市场缺口下,“KNC血益莱”进入中国后,复购率为83.5%,订单以6瓶的高客单价为主,成交客户多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35-55岁中年男性。报告进一步指出,他们大多就职于金融、互联网或自主创业,具备高薪、高压的特征,长期调理后多反馈“爬楼后不再大喘气”,“久坐后四肢麻木、晨起身体沉重感缓解”。

从三得利等品牌的成功路径不难发现,中国人正越来越愿意为健康投资,而这股健康消费浪潮的序幕或许才刚刚开启。

03、洋牌积极示好,国牌应有危机感了

曾几何时,国内消费市场一度盛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少本土企业争相为自己披上“洋外衣”,通过模仿日系、韩流或欧美风格来抢占消费者心智。



然而,随着“国潮”之风席卷市场与国民文化自信的提升,如今剧情正悄然反转——越来越多海外品牌主动为自己注入“中国基因”。例如,日本饮品企业三得利长期强调其乌龙茶的中国血统;而许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徐福记”,实则由瑞士的雀巢集团控股。

面对国际品牌“示好”,部分国产品牌已意识到压力,开始脱下“洋装”。典型如茶饮品牌“奈雪の茶”,悄然将品牌标识中的日式片假名“の”换为中文“的”,以更鲜明的国牌身份面对市场。

这一转变也折射出行业内的普遍担忧:若本土品牌不能持续强化自身特色与竞争力,未来或将有更多像三得利这样的“隐形外资巨头”,凭借深度本土化策略在中国市场实现反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