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北京泰康投资黄升轩:创新适变,行稳致远,“高胜率”策略布局险资股权投资

IP属地 中国·北京 投中网 时间:2025-11-28 16:20:50

当前,长期利率下行和寿险行业久期缺口,促使保险资金加大另类资产配置,这是全球保险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经验。

作为保险基金,如何在行业变革之下,精准抓住机会,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11月27日,在“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上,北京泰康投资CEO黄升轩发表了题为《稳健+创新的保险资本投资新范式》的主题演讲。

他谈到,VC/PE行业已从美元基金主导的1.0时代,经济增长beta和IPO驱动的2.0时代进入产业资本3.0时代,并呈现出了三大特征——赛道转向硬科技、资金来源以人民币为主、退出方式从依赖IPO转向并购整合。同时存量经济下,产业整合与S交易成为结构性机会。

在这一背景下,依赖一二级市场套利和经济整体增长的收益模式已经改变,股权行业出清与分化势在必行,未来能穿越周期持续创造alpha的头部管理人数量有限,LP对管理人的产业资源获取、赋能及整合退出能力要求显著提升。同时,美国养老金、耶鲁基金的实践证明,PE/VC配置能实现长期绝对收益,超越二级市场平均收益,关键在于资产配置能力和优秀管理人选择能力。

基于此,泰康投资将通过PSD策略提升当期收益与确定性、围绕产业链龙头布局增强安全性、参与成熟资产整合获取稳定现金流,同时通过“早期垂类VC和后期并购”组合平衡风险与收益。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感谢投中的邀请,很高兴再次参与一年一度的行业大会。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领域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简单回顾保险资金的整体配置情况。过去十几年,保险资金每年的可用资金余额保持稳健增长,过去十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超10%。2024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可用余额已接近38万亿,同比增长12%。其中,股权配置规模持续稳健提升:2012年至2024年,股权配置比例从4%提升至7%左右,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排名靠前的品类。

具体来看,2024年保险资金在股权领域的配置实现反弹,增幅约13%,规模达到近2万亿,创下历史新高。这部分资金中,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占比大致相当。同时保险资金投向保险体系外的股权投资占比达67%。作为长期资本,保险资金持续增加股权配置的趋势明确。

谈及保险资金,就必须理解其核心配置逻辑——保险资金具有显著的负债端属性,需要久期匹配、负债端成本匹配及现金流分配匹配。

近年来,保险行业负债端保持稳定增长,但资产端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过去数年,中国长期利率持续下行,对保险行业资产配置造成较大压力:保险资金主要配置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收益与长期利率高度挂钩。而当前中国寿险行业普遍存在久期缺口,资产端久期短于负债端久期,行业平均久期缺口约7年。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这种缺口可能引发利差损,导致资产端收益难以覆盖负债端成本,这也是当前保险行业从资产配置角度重点思考与布局的核心课题。

回顾日本市场,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多家寿险公司因资产负债匹配失衡陷入破产。因此,为提升资产端长期收益,需加大权益类配置,包括二级市场权益与另类投资权益。过去几年,沪深300、全A指数波动明显,而保险资金的核心诉求是长期稳健收益。基于此,需要加大低波动的另类资产配置,平衡二级权益。这也是全球保险行业应对利率下行的策略,通过优化股权配置,平衡久期、绝对收益与当期现金流需求。

作为成熟市场案例,美国65个州养老金过去21年在PE/VC领域配置的资产回报显著超越全市场指数,核心呈现两点启示:

第一,长期绝对收益表现亮眼,内部收益率(IRR)接近11%,能够满足长久期资产的绝对收益目标。其收益之所以超越二级市场,核心在于养老金管理人具备筛选头部管理人的能力。当前,行业出清与分化已势在必行且正在发生。如何选中能够穿越周期、持续创造alpha价值的头部管理人?这是我们作为金融资本、作为LP配置时的核心课题——即便明确了大类资产方向,如何筛选出优质管理人仍是关键。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耶鲁基金(Yale Endowment)。该基金在PE/VC领域的配置比例一直处于高位,2020年约为40%,去年统计数据显示已接近50%。作为需要通过当期分配支持学校运营发展的长期校产基金,如此高比例的PE/VC配置开创行业先河。当年David Swensen将耶鲁基金的收益归因于两点:一是资产配置(这也是保险资金收益的核心来源);二是在资产配置中选择头部管理人的能力。这两点共同决定了基金能否超越同类。数据显示,耶鲁基金在同一资产品类中的长期收益持续超越同品类平均水平。

当前保险资金正积极适应行业变化。VC/PE行业已从美元资金主导、模式创新驱动、IPO退出为主、行业增长Beta收益主导的1.0、2.0时代,迈入3.0时代。赛道层面,硬科技成为核心方向;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人民币政府资金、国资、金融资本成为主导,不同资金属性决定了投资逻辑的差异。

当前,资金来源已明确以人民币为主;退出端,过去依赖IPO的模式正在转变,产业并购有望成为VC/PE最主要的退出渠道(美国市场80%的退出源于产业并购与PE基金间收购)。尽管国内并购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但大趋势比较明确,不能再单纯依赖IPO退出。

这一变革对所有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资源获取能力、项目挖掘能力、赋能服务能力及产业整合退出能力,均成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我们保险资金在筛选股权基金管理人时的重要考量维度。

此外,行业还存在两大结构性变化:一是从增量经济转向存量经济,从单纯追逐Beta收益转向平衡Beta与Alpha收益,存量经济下的产业整合与并购机会,恰好契合保险资金对稳定性、安全性与现金流的需求;二是存量资产规模激增,VC/PE行业近20年积累的存量资产已远超可投资金,S交易中的优中选优成为重要结构性机会。

回归保险资金的核心逻辑:我们管理的保险基金对安全性要求高,同时对流动性有一定诉求。VC/PE久期长、流动性弱,虽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但需解决安全性问题。此外,VC/PE资产品类的配置效率相对其他资产偏低。如何弥合PE/VC资产属性与保险资金要求的差异?我们形成了三大核心策略:

PSD策略:通过P盲池基金长期分散配置头部管理人,通过S交易提升当期收益与确定性,借助S资产的折价特性加快DPI(投入资本分红率)回收,增强资金使用效率;

产业链投资策略:赛道与投资范式变革下,需紧跟产业趋势。硬科技赛道中,围绕产业链龙头进行配置,参与其产业整合与产业链投资,能显著提升保险资金配置的安全性、收益性与确定性;

稳定现金流(稳健收益)策略:并购与存量整合的大背景下,成熟资产整合是核心趋势。保险资金可参与此类项目,获取稳定当期现金流,同时通过优先级、夹层、可转债等交易结构设计,有效控制下行风险。

需求端市场属性持续变化,供给侧保险资金的要求也在迭代——既要提升另类资产配置比例,又要保障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与配置效率,如何搭建二者间的桥梁?这是保险资金在股权领域配置的核心命题。

从泰康的实践来看,我们当前的股权投资多围绕产业基金展开,聚焦产业资本布局——这与上午杨总分享的CVC驱动趋势、前面提及的赛道与投资策略转换契合。

但其中存在一个关键课题:如何通过研究筛选优质管理人?而当前范式变革下,过去成功的管理人未必能适应未来趋势;且产业存在周期轮动。我们的筛选逻辑是研究驱动、判断产业轮动周期、产业禀赋匹配。近期我们布局的GP(如中芯聚源、元禾璞华),均具备深厚产业禀赋,能够把握AI驱动的半导体行业机会;我们连续投资的华业天成,凭借华为系背景在硬科技领域表现突出。

我们的另一核心观点是:股权行业出清分化下,未来能穿越周期的投资人有限。因此,选择少数优秀管理人,长期合作,复投重投是我们的策略。

基于此,我们形成了两类核心配置:

一是布局垂类早期VC基金:早期项目风险较高,通过配置垂类VC基金分散风险,借助管理人的产业判断能力捕捉早期布局机会,博取收益弹性。

二是挖掘晚期交易机会:包括并购、存量整合等项目。以医疗行业为例,此前大量医疗器械企业依赖IPO退出,但当前行业天花板降低、IPO节奏调整,产业整合已是必然趋势;且医疗产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现金流稳健。我们将与产业资本合作,推动稳健收益与稳定现金流策略。

早期与中后期的配置逻辑不同,对资产与管理人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异——基于二者特性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既能保障稳定性,又能博取弹性,同时获取持续现金流。

北京泰康投资始终秉承“三轮驱动”理念,以股权直投业务、母基金业务、产业资源为三大核心,打造“朋友圈、生态圈、能力圈”,形成具有险资特色优势的股权投资配置策略。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