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欠经销商千万债务不还,阿尔卑斯棒棒糖不“甜”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花朵财经 时间:2025-11-28 16:21:28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你有多久没吃过阿尔卑斯棒棒糖了?

11月初,一段令人震惊的视频在快消行业疯传:几名经销商在不凡帝(阿尔卑斯母公司)山东开门红经销商大会上,举着“不凡帝欠债还钱”的横幅冲上主席台,其中一人手持扩音器高喊:“不凡帝还钱,还我234万代垫费用!”



此情此景,令人唏嘘,曾经火遍全国中小学的小甜棒,怎么落到这种地步了?

PART.01

代垫费纠纷引爆信任危机

这场风波的主角陈先生,是不凡帝的一位经销商。事情要从2019年9月说起,当时正值疫情前夕,他刚从不凡帝的二级批发商升级为一级经销商。

疫情期间,糖果销售遇冷,但陈先生仍超额完成了不凡帝北区负责人追加的销售指标。负责人承诺,这些超额代垫款将在2022年6月前核销。然而,约定时间到了,钱未到账,而负责人也因各种原因离职了。

此后三年,不凡帝相关销售区域换了四任管理层,每任都承认欠款,却以“无权限”“总部遗留问题”为由推脱。陈先生多次前往上海总部沟通,提交的材料却“石沉大海”,最终公司认可的核销费用不足他主张的零头。

2025年5月,不凡帝未经沟通就调走了陈先生区域的“直营小队”,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忍无可忍的陈先生选择了在经销商大会上公开讨说法。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多名经销商向媒体反映,不凡帝中国“拖欠费用”问题,且拖欠时间普遍长达3年,涉及金额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华北一经销商透露,不凡帝拖欠其近300万元费用,主要产生于疫情期间;华中一经销商表示,不凡帝核销费用的速度越来越慢,双方关系已陷入僵局。

在快消行业,经销商为品牌垫付市场费用(如促销费、陈列费)本是常见操作,通常核销周期为3-9个月。

但不凡帝的问题在于:拖欠金额巨大、时间超长,且形成了系统性拖欠,涉及全国多个区域的经销商。

PART.02

甜蜜不再的阿尔卑斯

十几年前,裹着鲜艳糖纸的阿尔卑斯棒棒糖,不只是甜的代表,还成了特别的情感寄托。不同口味藏着不同心意,不同根数有不同说法——99根就是“天长地久”,这种慢慢形成的“棒棒糖社交”,陪着阿尔卑斯在中国火了好多年。



说起阿尔卑斯的母公司不凡帝范梅勒集团,可能没多少人熟悉。

它在2001年由意大利不凡帝和荷兰范梅勒合并而成,在“2025年度全球100大糖果公司排行榜”中,以糖果年净销售额30亿美元排名第11。



1996年,不凡帝中国把阿尔卑斯正式带入中国,牛奶混着水果的独特口味,让它从当年的“稀罕物”变成了人人爱吃的国民糖果。

1999年,它直接超过“大白兔”,成了中国糖果销量和利润双料第一。就算到2024年,不凡帝中国还能卖出30亿元左右,8.06%的市占率排中国糖果市场第二,仅次于玛氏(9.04%)。

最火的时候,阿尔卑斯几乎没人不知道,过年囤货、办婚礼当喜糖,都是妥妥的标配。

但热闹的背后,危机早就悄悄埋伏了。

2015年,是中国糖果行业的分水岭。此前供不应求,此后供过于求,市场持续萎缩。到了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糖果企业总产量已降至280万吨,同比下滑8%。

在健康消费升级的大潮下,高糖食品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消费者纷纷转向低糖、零糖产品。阿尔卑斯的核心客群——15-35岁的年轻人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他们对传统糖果的热情消退,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外部环境恶化的同时,阿尔卑斯内部也问题丛生。

产品创新乏力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曾推出“酸条”等新品短暂提振业绩,但在竞争对手迅速跟进行动下,优势未能持续。



更致命的是,在无糖、低糖成为行业大势所趋时,阿尔卑斯反应迟缓,直到2024年底才推出“0糖0脂”棒棒糖,已错失市场先机。

而管理层频繁变动,则加剧了内部动荡。近4年间,中国区总经理更换3次,高层频繁更迭导致政策不稳定、执行断层。



有经销商透露,在某次会议上,新任总经理宣布一年要增长近10亿销售目标,过高的指标当场吓跑一半经销商。这种脱离市场实际的指标制定,反映出管理层对市场变化的误判。

渠道方面,也是硬伤颇多。据业内人士透露,为完成不切实际的销售指标,经销商被迫“倒挂出货”,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而不凡帝将“费用核销权”作为控制经销商的手段,更形成了不对等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削弱了渠道忠诚度。

曾经的糖果王者,如今正陷内外困局步履蹒跚。阿尔卑斯的式微,既是单个品牌的兴衰,更是传统糖果行业在健康消费浪潮中转型困境的缩影——它能否重寻生机,市场正翘首以盼。

要想重新变“甜”,不凡帝得先解决代垫费的烂摊子,更要想明白怎么在守住品牌基因的同时,跟上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现今,大家不是不爱甜了,是不爱“高糖”了,阿尔卑斯要是能从“卖糖果”变成“传递情感”,说不定还能找回当年的甜蜜时光。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