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引擎,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能力已从企业“软实力”升级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
11月28日,“2025中国向上·向‘新’出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公司(以下简称“视联动力”)。
近日,在全国工商联“2025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中,视联动力凭借“V2V视联网”协议技术脱颖而出,不仅为重庆构建了国内首个全光纤非IP安全网络底座,更以千余项发明专利、全国27万个终端部署的规模,成为数字时代安全通信领域的标杆。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公司副总经理梅宇介绍“V2V视联网”协议技术。
十年攻坚
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可控的破局之路
据介绍,视联动力专注于国产安全通信协议的自主可控创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密算法加密能力的“V2V视联网”协议技术,致力于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网络安全问题。
2009年,视联动力已瞄准“自主可控”需求启动国产安全通信协议研发。“V2V视联网”的独特性在于其技术不依赖西方芯片、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却能实现超低时延(百公里仅0.56毫秒)、超大带宽(90%网络重载下稳定传输)、高安全性(融合国密算法,主动免疫攻击)的实时通信。该技术填补了国产底层网络协议空白,更斩获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成为与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并列的“安全基石”。截至目前,视联动力已累计申请专利30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600项,位列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前十。
![]()
基于V2V视联网协议建设的“飞网算指控”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可满足低空巡查、应急指挥等市场需求,为重庆打造“西部低空经济枢纽”提供技术保障。受访者供图
重庆实践
全域安全网络底座赋能多领域发展
2024年7月,视联动力将总部落户重庆,在重庆“1361”数字建设框架下,开启了技术与城市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目前,视联动力已通过重庆渝中区大数据局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算力网络)科研项目、2025年度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专项项目等,直接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迭代与商业成果转化。
企业以“V2V视联网”协议为基石,在重庆构建了国内首个全光纤非IP安全网络底座,部署3500多个点位覆盖市、区、镇、村五级网格,承载40余个数字化应用,为政务、应急、文旅、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绝对安全”的网络支撑。
视联动力参与重庆算力与数据基建建设、“疆算入渝”工程、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其视联网技术性能可在90%网络负载率下,达到百公里传输时延仅0.56毫秒、超低抖动小于1微秒的指标,这些技术优势提升了重庆本地算力互联互通能力,助力重庆成为西南地区数据要素流通枢纽,完善的数字产业生态又反哺企业创新,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以应急指挥为例,在2023年巫山特大滑坡灾害中,系统通过超低时延传输,助力196名村民安全转移,被应急管理部评为“数字应急标杆案例”。低空经济领域,“飞网算指控”解决方案突破地理限制,实现4000公里超远程无人机精准操控,满足低空巡查、应急指挥等市场需求,为重庆打造“西部低空经济枢纽”提供技术保障。
![]()
视联动力已累计申请专利30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600项。受访者供图
未来规划
深化技术融合与城市治理协同
重庆作为超大城市,城市治理面临人口密集、系统复杂、安全风险高等挑战。视联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依托已建成的重庆全域安全网络底座,强化平台效能,加快全域延伸覆盖,重点推进乡镇重点领域(综治、林业、信访、卫生医疗等部门)、村社接入,实现“市-区县-镇街-村社-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贯通,强化全市跨部门协同能力,补齐超大城市治理末梢响应短板。
截至目前,“V2V视联网”协议已在全国31个省份部署27万多个终端,接入450万路视频资源,成为国内唯一采用非西方通信技术体系的大规模国产协议通信网络。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视联动力正推进“国产自主通信协议、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全栈技术融合战略。通过将高效网络技术与先进计算方式结合,企业计划在后信创时代“安全空窗期”构建“绝对安全”新架构,既以非传统手段解决传统网络安全问题,深度打造无限接近“绝对安全”的可信数据空间,也有望革新传统计算架构,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安全底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庆方案”。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摄影 邹飞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