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眼镜“神仙打架”愈演愈烈 这一次夸克给出了最优解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闻 时间:2025-11-28 22:12:08

2025年被市场视为AI眼镜元年,更有媒体戏谑表示,如今的中国从百模大赛逐渐升级到了百镜大赛。11月27日,夸克AI眼镜正式发布,挤入了这拥挤的赛道,眼镜首发提供S1、G1两个系列,共六款单品。S1价格最低到手价为3799元,G1最低到手价1899元。

财闻梳理发现,2025年,华为、小米集团-W(01810.HK)百度(BIDU.US)都纷纷上新自己的AI眼镜,字节也传出布局人工智能眼镜,meta(meta.US)也发布了自己的AI眼镜,OpenAI也开始布局智能眼镜产品。一方面,AI眼镜正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看好,成为下一个智能世界的入口;另一方面消费者端反响却颇为平淡,退货率高达30%。这个背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卷”在眼镜上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近视人口已达26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4亿,这正为智能眼镜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基础。Rokid、Snap、百度、雷鸟创新、XREAL等品牌早就入局。

今年也是百舸争流。4月16日,华为正式推出了智能穿戴领域的又一力作——华为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6月26日,小米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11月1日,百度宣布预售小度眼镜Pro于11月10日开始发货。除此之外,字节跳动也在2025年8月回应表示,AI眼镜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据The information报道,2025年4月,就有消息传出,字节跳动的工程师正在攻克各种难关,例如如何在不牺牲太多电池续航时间的前提下,能录制出质量不错的图像和视频。

就连理想汽车近日也表示,将发布智能眼镜。理想汽车CEO李想说:“理想AI眼镜是理想最好的人工智能附件。”

海外市场方面,9月18日,meta发布了首款带显示的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有报道指出,OpenAI正在从苹果公司挖走硬件人才来打造一系列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或可穿戴徽章。OpenAI计划要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

谷歌也于2024年年底立项两个AI眼镜项目,目前两项目已经进入POC(小批量试产)阶段。消息称,谷歌AI眼镜发布时间最早或为2026年第四季度。

资金也一直在关注AI眼镜这一市场。同花顺iFinD显示,涉及AI眼镜概念的公司约有166家。2024年8月,同花顺联合华创电子重磅推出“AI眼镜指数”,该指数纳入了88家与智能眼镜相关的上市公司。截至11月28日收盘,该指数报得2305.54。财闻发现,本周以来已连续上涨5个工作日,上涨5.01%;从2024年8月成立以来,该指数已上涨逾一倍。

2025年8月26日京东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品类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激增约3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问世。《证券时报》报道,根据Wellsenn XR预测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R)技术有望发展到成熟阶段,2030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有望增长至8000万副。

30%的高退货率

与科技巨头跃跃欲试纷纷抢占市场的雄心相比,智能眼镜来自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却有点平淡。2025年10月9日,IT时报援引XR Vision统计,京东、天猫等平台AI眼镜退货率约为30%,抖音平台更是高达40%~50%,其中“功能实用性不足”是消费者反馈的核心问题。

作为一位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及电子产品的狂热爱好者陈华(化名)在华为推出其智能眼镜产品后,就毫不犹豫买入了。他没想到的是,他心心念的AI眼镜很快就成为家中闲置。“非常理解那些想退货的人。”陈华说。

“我感觉整个产品最有用的就是提醒功能,它会提醒我什么时候该干嘛,然后喊它来控制一下家里的设备。”另外的核心感受是,“真的太重”。陈华说,一个上午戴在鼻子上就感觉要承受不住了。

“华为的眼镜,如果没有AR功能和摄像头,只留语音助手功能,就有53克重,如果加上AR和摄像头,就有70克了”“再加上镜片,那戴三个小时就真扛不住了,鼻子疼死。”

陈华也提到,戴上眼镜最大的方便是,不用戴上耳机。“眼镜腿上有喇叭,不用耳机你也能听得很清楚。”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也用过AI眼镜,他说,目前感受就是显示不那么清晰,另外和AI的贴合度不是那么自然。全球著名芯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吴天(化名)也对财闻说,“同事买了小米的眼镜,但用完感受是‘玩具’。”

资深的电子产品测评师“木小偶”告诉财闻,AI眼镜本质上还是手机上的一个附属品。如果离开了手机它啥也不是,更关键的是AR屏幕分辨率都很低。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虽然meta的Ray-Ban眼镜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在对科技用户的调查显示,用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目前参差不齐。目前眼镜的人工智能助手的使用率只排名在第三位,落后于拍照和拨打电话。

夸克给出了最优解吗

财闻采访后发现,续航、重量和应用,是AI眼镜消费者最关注的核心问题。那么夸克这次发布的眼镜算给出了一个优解吗?

根据官方介绍,首次亮相的夸克AI眼镜G1更侧重时尚和轻便,加上镜片重量为40克左右。S1加上镜片则为50克左右。陈华表示:“我自己的经验是,舒适的极限是40g(仅镜框)。这样佩戴一天没有压力,普通运动也不用换眼镜。”这样说来,从重量来说,夸克做到了。

夸克眼镜还采用二维衍射波导方案及高折射率镜片加镀膜工艺,使得镜片更为通透。硬件层面,夸克AI眼镜S1搭载双旗舰芯片,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国内首创合像距可调,亮度可达4000nits,保证户外环境下显示清晰可见。

产品配有五个麦克风阵列加骨传导,能够更精准地拾取人声、过滤环境噪声,让用户在地铁、街头等嘈杂场景下也能自然地与千问对话。

“它的续航很有特色”陈华说:“我觉得区别于其他竞品的亮点主要是走了换电路线。电池装在镜腿上,没电了拔下来换一块,还配个换电仓实现移动储能。”

即使这样,分析师依然认为,当下智能眼镜仍属于小众电子产品发烧友的狂欢,硬核应用还没有出现。目前夸克AI眼镜应用主要集中在拍摄、翻译、导航、支付、提词器、识物,以及可以进行行程管理,当然也可以和千问频繁互动,获取知识解答。

但财经博主叙市对财闻指出,目前这些功能还不能吸引中产以及高端人群使用,并没有出现杀手锏应用,而有钱又愿意尝鲜的年轻人数量又是极少数的。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也对财闻表示,目前来说,由于价格较高、单色显示限制,目前智能眼镜还缺少更适合商务场景的应用,离走入大众普及市场还有一定距离。

全球著名芯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吴天(化名)也对财闻表示,核心的依然是背后的大模型。作为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他说:“如果搭载谷歌的大模型,我会愿意尝试一下。”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希望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赋予meta比目前苹果或谷歌控制的智能世界手机更大的自主权。AI眼镜正在成为人走入智能世界的第一入口。

但眼下挑战仍然很多。The information评论表示,AI眼镜最终的玩家未必是拥有最先进型号的公司,而是能够将硬件、软件和真正实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整合到产品中,并以智能手机所无法企及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这场竞赛已经开始,但终点线遥遥无期。评论指出,挑战者们必须能创造出一种流畅直观的体验——很可能是由语音和人工智能代理驱动,这会是用户愿意接受的新设备和新的试用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