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财经】近日,极氪正式以“ZK”为代码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赴美 IPO 速度最快的公司。
极氪是吉利控股旗下的汽车品牌,成立于 2021 年 3 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极氪在吉利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2021 年 7 月,吉利将宁波威睿 51%的股权和 CEVT 全部股权转移到极氪旗下,为极氪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2022 年 4 月和 11 月,极氪及旗下子公司宁波威睿,分别与浙江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订 10 年期贷款协议,合计总额为 113 亿元。此次 IPO,吉利最多认购 3.2 亿美元,占总募资金额的 72%。
01
尽管极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表现出色,但在海外市场,极氪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极氪的估值并不理想。若按照每股 ADS 21 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极氪此次 IPO 估值为 51.3 亿美元,而在 2023 年 2 月,极氪在完成 A 轮融资后,估值就已经来到了 130 亿美元的高位。
不过,极氪的目标销量也承受着巨大压力。2023 年极氪销量为 11.86 万辆,同比增长 65%,但目标完成率为 85%。在 2023 年销量都未达标的前提下,极氪 CEO 安聪慧在业绩发布会上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全年交付 23 万台。
为了完成销量目标,极氪需要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并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今年,极氪将出海至欧洲的版图增加至 8 个国家,并计划 2026 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同时极氪将同步进入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预计今年年底将在 50 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
尽管极氪在资源和资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极氪的持续亏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极氪的净亏损分别为45.143亿元、76.551亿元和82.64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累计亏损达209亿元,亏损程度与蔚来2023年的207亿元相当。同时,极氪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3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118亿元。如果按照每年平均69亿元的亏损,极氪的现金只能再支撑半年。
02
其次,极氪的销量目标也面临着巨大压力。2023年极氪销量为11.86万辆,同比增长65%,但目标完成率为85%。在2023年销量都未达标的前提下,极氪CEO安聪慧在业绩发布会上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全年交付23万台。这意味着,今年的销量几乎要实现翻倍,月交付需要达到约1.9万辆。数据显示,极氪一季度的交付量为3.3万,照此速度,年底也只能完成60%左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实际上,极氪4月份销量为16089辆,环比增长23.65%,如果能一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完成目标并非不可能。
然而,极氪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仅靠销量增长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小米等新势力的入场,以及其他众多企业的内卷,极氪需要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实现超车,才有完成目标的可能。同时,极氪还要保证足够的利润,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氪选择上市,可以看作是一种时间换空间的战略。通过上市,极氪不仅可以补充弹药,还可以通过海外新市场,消解部分国内价格战的利润压力。一时的低头是有必要的,毕竟留在牌桌上才能谈以后,相较短期市值,长期价值当然更重要。
据了解,极氪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力海外市场,首批欧版极氪001、极氪X车型已运往欧洲,最终完成超4000辆的海外销量。今年,极氪将出海至欧洲的版图增加至8个国家,并计划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同时,极氪将同步进入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预计今年年底将在50个国家开展销售业务。这一系列海外扩张计划,显示出极氪在全球市场的野心和决心。
03
极氪的海外之路也并非没有挑战。首先,海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和国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美国为例,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但投资人对汽车电动化的改革热情并不像国内这样高涨。此外,极氪在海外市场还需要面对特斯拉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以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风险。
综合来看,极氪的上市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极氪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增长,实现从“车二代”到行业领导者的跨越,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扩张、品牌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同时,极氪还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持续亏损和销量目标的压力。只有这样,极氪才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