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崔行飞介绍,今年以来,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十二项提升行动”,树牢“有解思维”,聚力攻坚突破,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加速消费迭代升级,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强化平台建设。持续强化“惠循环”数字化以旧换新服务平台的影响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容提质。1-7月份,全市通过平台回收家电2.7万台,换新2.5万台,以旧换新转化率高达94.9%,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现较快发展。强化政策支持。成立了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牵头出台聊城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畅通消费堵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7月份,全市发放以旧换新消费券590万元,拉动消费2.1亿元。强化活动引领。市县两级举办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山东省首届齐鲁小吃文化节暨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2024山东迎春消费季暨聊城春季购物节、家电以旧换新进社区、聊城夏日消费季暨“焕新消费·惠享东阿”消费节、鲁渝协作消费帮扶产销对接展示展销活动等共30余场次,参与企业近千家,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进一步繁荣了消费市场,释放了消费潜力。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持续强化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传统商圈智慧化提升。推进省级试点柳园路智慧商圈持续改造提升,先后建设完成了智能化应用场景、商圈大数据平台、商圈物联网平台、商圈水电气消防安全管理平台及商圈的智慧导览系统与智慧停车、反向寻车系统等内容。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金鼎购物中心智慧商店建设,实现商店运营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变,8月份,聊城市金鼎购物中心获评省级试点智慧商店。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5月24日,市商务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聊城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重点建设1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标杆。积极组织申报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聊城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进一步培育壮大老字号品牌。指导省级老字号集聚区东阿阿胶城制定引进老字号项目的优惠政策,先后引进老字号企业10家。2月1日,山东景阳冈酒厂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目前聊城市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3家、山东老字号企业14家。2月26日,市商务局等5部门印发了聊城老字号示范创建及保护促进办法,推进聊城老字号示范创建。目前,经专家评选,认定25家企业为第一批聊城老字号。
推动外贸固稳提质,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强化政策宣传力度。举办聊城市外贸政策宣讲会,梳理外贸六大领域十七方面惠企政策,面向全市600余家外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宣讲,确保外贸企业对各级稳外贸政策应知尽知。成立跨境电商工作专班,联合海关、税务、人行赴县市区进行专题宣讲,开展跨境电商培育行动。8月16日,在市委党校报告厅举办了聊城跨境电商政策宣讲会,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电商企业及外贸企业代表1600余人参会,为企业提供了了解政策、学习经验、拓展业务的平台。加力开拓国际市场。印发聊城市2024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组织参加汉诺威工业展、第135届广交会等99个境内外展会,参展企业223家。成功为维伟动力、北斗泰诚等15家企业争取二手车出口资质,实现出口1.5亿元,前7个月全市实现出口186.5亿元。强化开放平台建设。支持成信(阿联酋)、新腾威(南非)、百佳(美国)等5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建设,指导鸿远(吉布提)、鑫海(俄罗斯)等7个海外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累计服务300余家外贸企业成功出海。持续提升内陆港能级,鲁西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站前7个月带动出口1.99亿元。
提升利用外资质效,持续加快开放经济步伐。加大境外招引力度。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日韩等国家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召开5场经贸合作推介会,宣传推介聊城优势产业,洽谈推进项目合作。组织参加2024港澳山东周活动,期间,签约外资项目4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企业利润转增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落实好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等政策,今年以来,共推动4家企业实现利润再投资9326万美元。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深入落实市委“6293”工作思路和“十二项提升行动”的要求,聚力攻坚突破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堵点,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克难攻坚、扎实苦干,奋力书写现代化强市的商务新篇章。
(客户端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