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西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启动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工作,对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追责问责,引起了科研以及科研服务领域对“科研经费管理”这一话题的关注。作为科研服务行业的引领者,科学指南针也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管,从自身做起,严守科研底线,并倡导“阳光科研”,积极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投入,属于公共资产,需要被规范使用和有效监管。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响应,积极规范科研行为,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都开展过多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自查自纠工作。
从国家到各大高校,再到科研服务领域,阳光科研都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科研服务行业的头部企业,科学指南针践行引领者的责任和担当,在行业中率先推出了“阳光科研”行动。企业坚决抵制任何在提供科研服务的过程中,以促销等为目的,通过“返现/返京东卡或协助科研经费套现”等方式诱导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经费违法违规使用的行为。同时,科学指南针还从自身做起,发布并全员签署了《阳光科研管理制度》,承诺严守科研底线,杜绝诱导科研腐败的行为,确保科学指南针接收的每一笔科研经费都用于科研本身,真正“让科研回归科研”。
一直以来,科学指南针秉持“全心全意服务科研,助力全球科技创新”的使命,致力于为高校、院所、医院、研发型企业等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可靠、全方位的服务,以分析测试为核心,提供材料测试、环境检测、生物服务、模拟计算、试剂耗材、行业解决方案等全方位科研服务矩阵。目前,科学指南针已经拥有4000多项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国内外1800+个高校、科研院所及6000+家企业,收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与科研服务行业的共同认可,获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ISO三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互联网+科研服务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科学指南针作为科研服务的引领者,积极倡导、引导用户关注和重视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同时也呼吁其他科研服务行业的公司共同维护健康的科研生态和学术环境。未来,科学指南针将进一步提高科研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严守科研底线,做阳光科研,助力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成为科研工作者追逐科研梦想最佳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