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司马炎建立的晋朝,为何仅存150多年就灭亡了呢?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快科技 时间:2024-08-26 21:09:38

在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中,晋朝存在的时间最短,就算将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与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合并在一起,也总共才150多年;相比其他大一统王朝的国祚,晋朝的差距拉得实在是太大了。不禁让人感到好奇,为何两晋仅存150多年就灭亡了呢?

晋朝内无宦官干政,外无农民起义,除了晋武帝司马炎选错继承人之外,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其一,重启分封

晋朝建立后,司马炎分封了诸多同姓诸侯王,他们不仅都有自己的封地,而且还有兵权在手;权力很大。皇帝如果是一代明君,他们可能还会有所忌惮,但如果说皇帝是昏君呢,他们就会相互争斗,内耗晋朝的资源。

众所周知,司马炎选的继承人司马衷是一个“傻子皇帝”,他并不懂得治国之道,因此诸侯王趁势做大做强;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并且北方的胡人也在瞅准时机,纷纷南下,加快了晋朝的灭亡。

其二,士族权力过大

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建立晋朝,是因为还有士族的拥戴;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团结士族。与此同时,士族也逐渐开始把持朝政,拥兵自重,皇帝的大力支持与袒护,助长了门阀士族的嚣张气焰,这股势力一时间很难被彻底清除;这也成为了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晋朝处在内忧外患的阶段,而且很少有能够控场的强势帝王,因此存在150多年就灭亡了;这种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