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运营领域中,无论您做什么,怎么做,其实本质上就是要做如下这四件事,我们通常也称之为商品运营4P。营销理论的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也被称为4P,但是商品运营4P与之并不相同。
◆ 选品(Products)
◆ 定价(Price)
◆ 陈列(Presentation)
◆ 促销(Promotion)
商品运营4P理论,商品运营从业者们都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内涵深广;本文则是简单论述一下商品运营4P之选品。
选品两大基本原则
01、 最小的重复性,所谓最小的重复性,就是选择的商品尽可能的不要重复,确保所选商品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但这里有个关键的点就是颗粒度的问题,通过重复的颗粒度定义来避免与选品的第二个原则产生冲突,即对最大丰富性造成冲突。
02、 最大的丰富性,最大的丰富性,就是指提供多样性的商品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选品的最大丰富性主要取决于货源的多样性和市场的需求。但对于线下门店来说,最大的丰富性还受限于门店物理空间的大小,当然线上门店则可以通过虚拟货架避免这样的局限性。
选品的分析工具
常用的选品分析工具主要有帕累托法则,消费者决策树CDT以及数字选品工具等。
01、 帕累托分析是一种在数据分析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它是基于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 Pareto提出的帕累托原则,即少数因素(通常是20%)通常影响大多数结果(80%)。在选品领域,帕累托分析能够帮助识别出那些对业务影响最大的商品或品类,即识别Top商品(抓重点),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可以对那些对业务影响很小或产生价值微小的商品或品类;即识别尾巴商品(去尾巴),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商品去尾巴的策略,快速止损,避免精力空耗,并优化空间资源。
02、 消费者决策树(Consumer Decision Tree,CDT),是指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或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识别需求,信息收搜,比较评估,购买行为,后续使用与评价等主要步骤。消费者决策过程本质上只有消费者本人知晓,他人无从得知。但是品类经营管理者,品类研究者可以通过大量的无序、无规则的样本数据集中推理出决策树的形成过程,形成规则。这些过程与规则能够反映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偏好,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为选品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除了选品,消费者决策树分析与研究可以对消费者细分,市场趋势预测,个性化营销,甚至门店布局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03、 数字选品工具,目前市场上的数字选品工具很多,很多较大的零售商,甚至自己开发数字选品工具。数字选品工具一般是集市场分析、关键词研究、竞争对手分析、商品开发和营销预测于一体,帮助零售商在海量的商品中找到最具潜力的商品,从而提高经营业绩。
◆ 市场分析,数字选品工具大多可以提供详尽的市场分析报告,主要包含营销数据,市场趋势,竞争状况,产业链布局等。通过这些数据,商品运营者可以较好的掌握市场的供需状况,热门商品以及潜力市场布局等;
◆ 关键词是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核心。协助商品运营者找到高效的关键词,为优化商品名称,描述与标志提供参考,从而便于商品在线上线下都能吸引眼球,提升更多流量;
◆ 竞争对手分析,这是竞争策略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友商的营销状况,价格水平,消费者反馈等信息,协助商品运营者完善更有价值与指导意义的市场策略;
◆ 商品开发,通过营销数据与市场趋势的分析,可以协助商品运营者开发新兴商品和市场机会,找到潜力巨大的商品;
◆ 营销预测,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未来可能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商品运营者可以依据预测状况,并结合现实经营水平,合理安排供应和营销策略,提升商品运营水平。
本文仅仅浅述了两大选品原则与三大主要选品分析工具,选品内涵丰富,肯定不止于此;但需要强调的是商品运营4P之首,选品选不好,就无法较好的进行定价,陈列与促销;没有一个好的商品,再好的定价,陈列与促销产生的效益都不大,犹如在土路上开跑车,再好技术,最大的加油,也无法达到高速公路的效果。
作者 | 德石羿咨询商品运营资深专家 李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