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又一盘大棋!比亚迪和华为联手试点方程豹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百姓评车 时间:2024-08-28 09:44:37

8月27日,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李云飞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正式官宣合作,两大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方程豹汽车专属智驾方案,首搭车型豹8。"

至于是否会搭载华为最新发布的乾崑智驾ADS3.0,目前尚不知情。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实现了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腾势品牌、方程豹品牌、仰望品牌对市场的全覆盖,热销车型数不胜数,同时引发竞争对手无数的口诛笔伐,以至于比亚迪竟然处于争议越大销量越猛的螺旋上升状态。2024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达到了1955366辆,按照这样的完成度来看,完成2024年360万辆简直不要太轻松,甚至可以冲击400万辆的销量目标了。

比亚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主要依靠的是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强大的技术储备。众所周知,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池”,鱼池中有DM技术一条大鱼,还有刀片电池、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云辇系统、易四方、800V高压平台等多条大鱼。

尽管在比亚迪在制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成熟的制造能力,但是在智能化程度方面依然略显薄弱,尤其是与特斯拉、小鹏等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亚迪要想在今后取得更大的突破,那么智能化这个短板必须要补上。王传福最近关注的重心就是智能驾驶,要求整车设计围绕智驾做配合。目前,比亚迪智驾团队现有5000人以上,其中核心算法团队超过1000人。

同时,比亚迪智能驾驶的总体规划上,坚持既开放合作又独立自研的两条腿走路策略。

比亚迪选择方程豹作为和华为合作的试点,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毕竟是追赶者的角色,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的意思,和华为合作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效果好,就扩大成果,效果不好,因为方程豹产销规模不大,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还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主打的就是一个进退自如。

而此前,王传福对待智驾这件事可是另外一个态度。2023年3月29日,王传福在投资人会议上称,“无人驾驶那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一场车祸就让品牌的这款车卖不动了。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裹挟的,高级的辅助驾驶而已。”

如今却是180度的大转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可见都是市场给逼的。

华为在表明立场

针对王传福对智驾还是所谓的“虚头巴脑”的态度,余承东也进行了回击。在2023年4月上海车展前,余承东在问界M5新车发布会上回应:“最近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对行业不了解故意这么说,或者说他这方面的能力还没做好,故意这样说的。”

彼时,两位大佬还有些水火不相容的意味,没想到一年多过去了,两家就进行了合作,未来还有扩大合作的可能。这不得不感叹丘吉尔说过的那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实在是道尽了世间的真谛。

那么对于华为说,与比亚迪合作的利益又何在呢?

此次双方的智驾合作,将全面落地于旗下子品牌方程豹,豹8则将成为比亚迪旗下首搭华为乾崑智驾车型,同时也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硬派车型。华为是在全力实践“联络更多的汽车合作伙伴”的发展路线,在进行更多的探索。

这一段时间,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非常密集。比如,华为把问界品牌包括商标在内的一系列权益卖给了赛力斯,甚至允许赛力斯把销售公司更名为“重庆问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还成立了首家旗舰店,也可以销售问界车型;还有阿维塔以115亿入股引望,换得10%股权,再加上华为现在和方程豹合作。

这些都是华为在向全行业表明态度——我需要更多的汽车合作伙伴,我不想掌控任何人的灵魂,大家尽管放心好了。

和比亚迪这样的巨头合作,对提升中国整体车市的士气也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也是在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汽车不仅有竞争,还有团结。

谁能想到一年之前,双方一年之前还意见相左,还互相攻讦,一年之后竟然握手言欢,官宣合作了。市场竞争就是复杂多变,出人意料。

可以确定的是,比亚迪和华为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双方如何进一步合作,我们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