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官宣!这些城市将设立市内免税店!厦门最新情况……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厦门日报 时间:2024-08-29 08:32:51

近日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

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

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

(下称通知)

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

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

(下称办法)

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

促进市内免税店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通知,现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等6家市内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适用办法;现有北京、上海、哈尔滨等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开始营业。同时,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其中,厦门市内免税店也将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管理。

国潮美妆“上新”、

中国元素闪耀、

名品潮品汇聚……

记者今日来到位于中华城一楼的

厦门市内免税店发现

更多“新感觉”已经跃然呈现

厦门市5年前就有了市内免税店

是福建首家

我国现在有6家市内免税店

其中

位于中华城购物中心南区一层的

厦门市内免税店是其中一家

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是福建省首家市内免税店

据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市内免税店相当于免税商品位于商场的一个展售窗口,目前,符合条件即将出境的消费者可以按照“店内买单,口岸提货”的模式在门店选购商品,随后在口岸出境隔离区内设立的专门免税商品提货点进行提货,我市目前提货点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内,到店消费的顾客只需在航班起飞前24小时完成购物,就可以将所购免税商品一次性提货,全部携带出境。

新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

即将于60日内出境的旅客可购买

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

我市的市内免税店

将按照办法进行规范管理

那么

办法究竟有哪些规定?

在我国,免税店主要有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和运输工具免税店四类。首先,办法明确了,所谓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根据办法,明确了市内免税店应在口岸出境隔离区内设置免税商品提货点,不得设立在口岸进境隔离区内,旅客应在提货点提取市内免税店所购买商品并一次性携带出境,不允许寄存在口岸并于进境时提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提货管理规范和办法大致与此前相同,办法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销售对象、购物限额、商品范围、管理要求等。

例如销售对象,以前可能存在针对不同类型旅客,如中国籍旅客、外籍旅客等有不同的规定,此次明确为即将于60日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扩大了销售对象范围。

在购物限额方面,新办法不设购物限额,但仍需符合海关对行李物品携带的相关规定,给予消费者更大的购物空间,更有利于刺激消费。

在管理要求方面,对市内免税店的设立审批、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布局规划、监管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有利于保障市场秩序和行业健康发展。

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

最值得一提的是

在商品范围方面

办法明确鼓励销售国货“潮品”

将具有自主品牌、

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

纳入经营范围

突出了对国货的支持

有助于提升国货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然后记者在厦门市内免税店看到,店内销售的产品涵盖香水、化妆品、文创特产等免税商品品类,不仅包括倩碧、黛珂、娇兰等众多国际品牌专柜,还包含了“国潮美妆”专区。“国潮来袭”系列活动正在店内举办,薇诺娜、润百颜、可复美等耳熟能详的美妆产品设立品牌专柜,展示销售。

奥运特许产品、国潮精品、地方特产、中国元素文创都可以在这里“淘”到。一段中法游泳队的小插曲,让奥运会吉祥物“弗里热”和大熊猫成为增进中法友谊的使者。在市内免税店门口,“弗里热”和中国熊猫登上海报,记者在店内看到,巴黎2024官方特许商品、北京冬奥会2周年纪念品等同台亮相。

分析人士认为,鼓励销售国货“潮品”的政策导向,将为国内品牌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和销售平台,有助于提升国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此外,根据通知安排,若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能够到期顺利转型、8个城市顺利设立,我国市内免税店将从现有6家扩容至27家——这也意味着,除了厦门以外,更多城市将拥有市内免税店,随着我国市内免税店的数量增加,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厦门市内免税店也将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注意: 免税商品属于个人使用 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

旅客已经购买的免税商品

属于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

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

办法也要求,地方政府应当切实承担防控“套代购”免税商品再次销售等反走私综合治理主体责任,加大对市内免税店经营主体资质、网络平台、市场销售的监督检查。对于协助违反办法规定、扰乱市场秩序的旅行社、运输企业等,给予行业性综合整治。

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沈彦彦 摄影:张奇辉

编辑:施璐玮 审核:罗小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