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虽营收利润增长,但市场担忧其难以在这种行业趋势下长期维持,影响了对公司的估值和股票市值。卫龙从创立之初发展至今,创始人在品牌塑造、产品定位等方面投入诸多心血,由他担任 CEO,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品牌核心价…
2021年,公司调味面制品业务收入(主要是辣条)登上巅峰,达到29.1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0.8%,此后连续两年负增长。 2024年,公司对辣条产品升级迭代,以及全渠道赋能,调味面制品业务得以同比增长4…
从传统调味面制品(如辣条)拓展到蔬菜制品(如魔芋爽)等多个品类,且两大核心品类保持并驾齐驱、稳健增长,显然卫龙在产品层面的创新是成功的。 摩根士丹利日前指出,卫龙美味股价年初至今上涨了66%(同期明晟中国指…
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美味”,股份代号:9985)今日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报。孙亦农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自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会议结束后生效;孙亦农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强了对辣条行业的监管,要求企业提升产品健康标准。卫龙也在财报中宣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和严格的质量管控是其竞争力所在。这背后与其上市相关的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固然存在,但也不容忽视…
而中国经过多年经济增长,现阶段显然并非只求温饱、不在意健康的贫困国家,国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日益重视,如果卫龙仅拿平衡“最大公约数”的标准敷衍消费者其产品没有问题,转头又提供更健康、标准更高的产品给日本…
作者丨零售公园 象升 可以说,卫龙美味2024年上半年亮眼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抛弃辣条“基本盘”的基础上。 边缘化辣条业务博取亮眼业绩的举措,并未让资本市场高看卫龙美味。登陆资本市场后,卫龙美味就面临…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在卫龙产品中吃出异物、食后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比比皆是,卫龙是一个让消费者“既爱又恨”的“国货”品牌,这次“双标”事件发生后,卫龙在做出反馈的同时,也表示自己“委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
在常年洞察年轻消费者的过程中,“显眼包”品牌卫龙不仅深谙与年轻人玩在一起的“密码”,也在不断升级的营销玩法中实现数度破圈,今年强势回归的卫龙辣条节用六城寻辣快闪活动再一次捕获了年轻人的“心巴”。 据了解,快闪…
财报表示,公司坚持“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并积极推进产品创新,上半年对核心大单品“魔芋爽”进行了持续的品牌传播,同时还通过“小魔女”IP动画视频、“榴莲辣条”快闪店、“蛋仔派对”联名“亲嘴烧”等营销活…
近日,卫龙亲嘴烧产品因被检测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超过43公斤的相关产品在日本被召回,此事引发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财经网通过查询卫龙官网得知,卫龙今年公开的产品检测报告中…
日本厚生劳动省9月14日发布召回公告,要求召回90箱卫龙亲嘴烧经典香辣风味(每箱净含量480g),原因为产品被检测到日本当地食品卫生法中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含量为0.005g/kg,此外产品保质…
这些新品不仅在口味上进行了创新,还在包装和营销上下足了功夫,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同时,卫龙还通过各种新颖有趣的营销活动,如“小魔女”IP动画视频、“榴莲辣条”快闪店、“蛋仔派对”联名“亲嘴烧”等,打…
2023年卫龙财报中显示其蔬菜制品收入达到21.1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魔芋爽的贡献已超过10亿元,远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自2014年至2022年间累计销量达67亿多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
从财报上看,卫龙的营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辣条类产品为代表的调味面制品、以魔芋爽、海带丝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以香辣豆皮、溏心蛋为代表的豆制品。 其次,蔬菜制品的营收更高,但销售成本却更低,因此,在毛利率上也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辣条业务已经回暖,但蔬菜制品的收入明显涨幅最大,增长率高达57%,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接近50%,成功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此外,最近两年疯狂开店的赵一鸣零食贩卖店、三只松鼠、良品铺子…
公告称,总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集团在报告期内有效实施各项业务发展策略,特别是积极推进全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线上线下收入均稳步提升;毛利率由上年度同期的47.5%提升了2.3个百分点至本报告期内的49.8%,主要…
期内,调味面制品(辣条)业务收入约13.54亿元、蔬菜制品业务收入约14.61亿元、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1.2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6.6%和17.5%。今年上半年,公司调味面制品(辣条)…
卫龙本质上是一家传统家族企业,其中,刘卫平为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其弟弟刘福平为执行董事兼总裁;2021年5月,卫龙完成6.59亿美元Pre-IPO轮融资,由CPE源峰(中信产业基金)和高瓴领投,红杉中国、…
事实上,早在2018年,卫龙就面向市场推出麻辣棒、小辣棒;2022年-2023年,卫龙在辣棒的基础上进行升级,“麻辣麻辣”等聚焦麻辣口味的辣条子品牌陆续上市。 随着消费者更关注健康,辣条品牌也在产品中融入相…
2023年同期,卫龙蔬菜制品收入9.33亿元,占比40.1%,规模、占比均不及调味面制品(收入12.89亿元,占比55.4%)。 而卫龙的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几乎没有变动,产能利用率仅从2023年上半年的47…
不过,从毛利率方面看,卫龙美味2022年和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2.3%和47.7%,呈上升趋势。但从上半年卫龙美味的各项举动来看,卫龙美味仍然是将“辣条”作为了重点。 对于卫龙美味去年业绩增长和今年上…
【消息】7月25日,港股卫龙美味披露业绩预告。卫龙美味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5.99亿元~6.22亿元,同比增长34%~39%。上年同期,卫龙美味净利润4.47亿元。 卫龙美味称,业绩预计增长主要…
2022年推出“麻辣麻辣”口味反响平平后,去年卫龙又推出了“霸道熊猫”这一主打麻辣口味的子品牌,但从今年618的淘宝销量数据来看,消费者对麻辣口味的辣条的喜好还是更偏向于麻辣王子,卫龙在麻辣口味辣条上的路还很…
06/10 22:33
06/10 22:02
06/10 21:30
06/10 19:33
06/10 17:02
06/10 17:01
06/09 17:34
06/09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