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眼财经
导语
利润闪崩82%后,上汽新管理层再举刀。
干部不行,就下!连续亏损企业,该并就并!一改国企和谐风。
大拐点,还是中继点?
本文出品 | 穹眼财经
十年前,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不会想到,将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持续霸屏——销量暴跌、利润闪崩82%,子公司陆续裁员降薪。
能救吗?怎么救?
干部,不能干,就下,
企业,连续亏损,或被“灭”
“穹眼财经”获悉,上汽集团正在启动史上最大瘦身整合计划,从过去的一派和谐,变成硬指标说话,能干就上,不能干就下。
知情人士透露:王晓秋升任董事长、贾健旭升任总裁后,在内部会议上曾表示,连续亏损的公司将会成为调整重点。
8月,上汽集团开启了试点行动,从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等板块中挑出红线企业。上汽大通、华域赛科利车身、环球车享、上汽销售、安吉物流等5家单位成为试点,对所属企业的25个总经理岗位开展竞聘,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竞聘报名、召开竞聘会、履行干部任免程序等相关工作。下一阶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扩大竞聘范围,并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
此举反响较大。不少内部人指出,这轮改革如能持续,意味着领导干部将会大规模下课?
最先实施这一思路的上汽零部板块(华域汽车)已经受益。早在2020年,贾健旭担任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期间,就提出了“57岁干部一刀切、干部能上能下”等思路。
回过头看,2020年成为上汽零部板块(华域汽车)的重大拐点。如今,在延峰等助推下,华域汽车成为上汽集团内罕见的业绩增长者。今年上半年,华域汽车实现营收772.92亿元,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28.63亿元,同比增长0.76%。
反观上汽,尽管几年前已看到了形势严峻,但动作犹豫。
去年,上汽集团曾制定了干部竞聘的方案,但时任董事长的陈虹未批准。彼时,尽管上汽集团看到了形势严峻,旗下子公司也进行了裁员,但更多面向的是员工,而不是总经理们。干部们,或在子公司内部调岗,或调到上汽集团旗下不同子公司。
在处理亏损企业时,同样“心很软”。
进入试点的5家企业中,不乏老大难。以环球车享为例,自2016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它曾经被称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拥有超过5万辆车。
“穹眼财经”获悉,早在陈虹任董事长时代,环球车享的问题就被多次讨论过,但一直未能解决。也有声音称,国有企业只能增值、保值的规定,导致了这些重病子公司不能关停。
降本,从源头抓
研发、零部件采购,大协同
这只开始。“王—贾”组合还有王炸。
“穹眼财经”获悉,接下来上汽集团内部将开始大瘦身、精减行动,主打聚焦、降成本。
从大方向看,将全方位降低上汽系成本,从源头研发抓起,生产端从研发抓起,谋求上汽系研发、采购的真正大协同。
研发总院将统一统筹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优先投入智己的“固态电池”和上汽乘用车的“换电技术”,及增程开发项目。
在供应链端,将开始更大的整合。过去,几大整车企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智己等)各管各的零件采购、研发。在汽车卖方时代,企业不会在意单兵作战带来的成本压力。但近年来,上汽通用等销量暴跌,中国汽车市场大卷价格后,上汽系成本竞争力弱越来越明显。
在上汽大众掌舵一年多间,贾健旭雷厉风行开启上汽大众卷,推动了上汽大众如今的业绩回升!据悉,在整车板块中,上汽大众瘦身行动也是最果断的。今年,上汽大众计划成本降20亿元。其中,开发许可费占大头,约为研发总成本“瘦身”六成。此外,上汽大众将降产能,其中大众品牌的年产能将从250万辆缩减到150万至200万辆之间。
再不快就来不及了。任职上汽大众时,贾健旭曾感触:在主机厂(上汽大众)也待了一年多了,我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慢”,我觉得自己的2023年太慢了,为什么?我从深层次去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流程、是我们的体系问题,还有我们对于电动车开发的串并联关系没有搞清楚。
王者归来?
20年弹指一挥间,天上人间!
2004年,上汽集团以1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世界500强”,成为首家入围的中国车企。
2024年,“王—贾”掀起的上汽史上最猛烈“风暴”,能让王者归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