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9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9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6%,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分析认为,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零售业预计将迎来“金九银十”季节性消费旺季。加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商品经营类企业和电商经营类企业均出现较明显的正向增长预期。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各地政策密集发布,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创新“双节”消费模式,有利于拉动消费增长,有利于释放消费活力,各地要把握机遇,拉动消费增长。
依托“双节”好时机,各地要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围绕全域全季全时全业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将更多的社会产品融入旅游要素。持续加强夜购、夜宴、夜赏、夜游、夜娱、夜宿等系列产品开发,打造更大规模、更广范围和更具影响力的全域“夜”态产品,满足当地居民、外地游客的夜间休闲旅游需求。鼓励商场超市餐饮门店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实行打折促销、吸引人气、拉动消费,并鼓励引导批零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培育线上新兴消费业态和消费热点,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消费,尽快形成现实购买力。在留住当地消费者的同时吸引外地游客,深化节假日经济品牌效应,在服务消费方面探索新的增长点。
“双节”消费不仅要看量,更要注重质。在关注消费数据的同时,也得关心消费结构。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服务消费较快增长、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加快恢复是当前消费市场的显著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各地要优化消费载体,不断拉动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要结合实际需求,促进商旅文体健相互赋能、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促进绿色智能消费。
当然,促消费不能只盯“双节”,而是要利用“双节”的机遇,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要创新促销方式,力求“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不断开展促消费活动,给消费者带来优惠和便利。更要不断健全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稳定预期,才能更好地释放长期的消费潜力和活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各地要以“双节”为基点,大力推进扩大消费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主体培育”“载体做强”“市场搞活”“民生保障”等措施,使供需两侧协同释放消费潜力,让消费市场热度延续,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贡献力量。(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