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备受业界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发布,该规程将于2025年3月起正式实施,政策靴子落地,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据悉,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公安部,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这一规程将成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的标准。自此,“三电系统”中的动力蓄电池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被贴上“安全”标签。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年检检什么?
中国目前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年检制度,与燃油车年检制度类似,新车免检六年,第六年需要上线检测,但也有一些针对新能源汽车特性的特定检测内容,如电池状况(外观方面)、充电系统、电驱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年检费用标准根据所检车型不同,所在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在200至800元范围内。
因为目前国内尚未正式实施针对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法规标准,所以新能源汽车年检过程中更多的是检测车辆的外观部件,核心系统功能使用是否正常等内容,并未涉及到更多专业领域的数据检测。
年检新规增加了哪些内容?
明年3月即将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年检新规中,新增了多项重要内容,动力电池安全充电检测成为必检项。检测机构将对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电流、电压、内阻等关键参数进行仪器检测分析,发现动力电池检测不合标准的“问题”车辆必须完成维修整备,否则将不能合法上路。
此外,规程对整车电气安全检测(充电插座绝缘安全、电位均衡等)、电池管理系统(BMS)检测、电池容量等必检项、可选项也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标准,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规程主要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测。
年检新规的实施将带来哪些改变?
任何兴行市场的发展脉络都符合从无序扩张走向有序竞争这一熵增定律,年检新规的实施也将为检测设备生产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质保、延保企业带来显著的市场机遇。
从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角度观察,年检规程对动力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激励电池制造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性能表现。也可循序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角度分析,年检规程的实施将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车安全,减少因车辆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水平,为车险服务公司降低承保风险与成本,为新能源车主降低保险费用提供专业检测依据。
从市场变化与业务拓展角度研判,国内多家公司早已为这一市场变化做好准备,其中安车检测、中机认检、多伦科技等行业“领头羊”已经开始在新能源汽车检测领域进行布局和试运行,不少其他领域资本也将陆续进驻这一新兴领域,抢占市场先机。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472万辆,最早面世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即将达到预期使用寿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强制年检制度,将有效预防因充电不当导致的电池热失控、起火等安全事故,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