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破产!停产!裁员!新能源汽车时代下的全球市场变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华尔街大鳄 时间:2024-09-25 21:54:35

近日, 湖南锂电企业 桑顿新能源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桑顿新能源的参股股东启迪环境(000826)在9月23日晚间披露了这一消息。

公告显示,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受理余姚市海泰贸易有限公司对桑顿新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长沙)律师事务所共同担任桑顿新能源管理人,债权人应于10月28日前向桑顿新能源管理人申报债权。

财报显示,桑顿新能源目前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并未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桑顿新能源总资产为65.74亿元,净资产为27.82亿元,负债为37.93亿元;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2亿元,净利润为亏损5.24亿元。

在就该申请开展的听证过程中,桑顿新能源与另一债权人余姚市海泰贸易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海泰贸易”)对破产清算明确提出异议均认为桑顿新能源具有重整价值,应当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具体来看,桑顿新能源申诉意见共有两点:第一,公司资产大于负债,只是暂时丧失流动性,可通过重整或预重整的方式纾困化债。第二,桑顿公司具备重整价值,通过重整可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

法院最终裁定,受理海泰贸易对桑顿新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法院认为, 桑顿新能源虽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破产原因,但桑顿公司所处锂电池生产领域运营管理成熟、经营稳定,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望通过重整程序化解风险,且被申请人也迫切希望通过重整程序盘活资产,提高债权清偿率,因此桑顿公司具备重整价值,有重整可能,符合破产重整条件。

桑顿新能源进入破产重整,是锂电行业 马太效应持续下,中后部企业处于淘汰赛环境中的缩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4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共计3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配套,配套量前三名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集中度占比79.0%。剩余的企业分享余下约两成的市场空间。

有消息人士称,重庆赣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对内通知,称由于订单减少、产能下降,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决定,自2024年8月7日开始全面停工停产,全员进入放假状态,假期结束时间为2024年10月31日,假期时长近3个月。停产放假期间,除了部分值班人员外,所有员工均无需加班,交通补贴、非集团的员工福利一律取消,并加强管控差旅费用。

加拿大电池回收企业Li-Cycle在3月26日宣布,计划裁员17%。本次裁员将使60名员工失业,其中包括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裁员后其员工数量将在200人左右。

据悉,Li-Cycle预计此次裁员将产生830万美元的费用,其中大部分将作为未来12个月的遣散费。这些措施预计每年可节省约1000万美元的工资和福利成本。

Li-Cycle是一家在纽约证券所上市的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刚刚在2023年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收入,且在上个月末获得了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一笔7,500万美元的战投,但仍然逃不过裁员的命运。

究其原因,是成本高启,Li-Cycle的资金链支撑不住了。据了解,Li-Cycle正在纽约州罗切斯特(Rochester)投建一座电池回收加工厂,去年从美国能源部获得了3.75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但该工厂的建设成本估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6亿美元。

因此,Li-Cycle目前已暂停建设计划,以节省现金流,且其在法国、挪威、波托韦斯梅的项目也均已暂停并正重新审查建设计划。

Li-Cycle开始裁员,进一步说明全球锂电产业链的裁员潮已经开始蔓延,谁也逃不过新一轮下行周期。

图源:Li-Cycle官网

月23日,Northvolt公布在其瑞典基地裁员1600人的计划,约占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Northvolt的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将是此次裁员的重灾区,裁员规模达到1000人。并暂停其位于瑞典北部的主要工厂的扩建计划,以应对融资危机,因为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9月23日,Northvolt表示,其将暂停大规模扩张瑞典北部谢莱夫特工厂的计划,把资源集中在该工厂电池生产的工作上,转而从中国或韩国公司采购,同时将为其位于波兰的电池系统业务寻找买家或合作伙伴,并优先考虑实现对现有汽车客户的承诺。根据该公司原来的计划,扩建后,该工厂的电池年产能将增加30GWh。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87.8万辆,渗透率51.1%,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有完整月份突破50%;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102.7万辆,渗透率再次突破50%,到达53.9%,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早在今年4月前两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成超50%的佳绩。从周到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电动化显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新能源车不再小众,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甚至已经威胁到燃油车霸占几十年的“汽车王座”。

▍传统合资车企的关停潮

与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快速扩建相比,传统燃油车,特别是合资车企的关停潮水则得浩浩荡荡。

7月26日,本田宣布计划10月关闭广汽本田年产能为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计划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台的东风本田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同时宣布正在建设的东风本田全新电动专用工厂将于2024年9月投产,广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厂将在2024年11月投产

另据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风日产位于江苏常州的工厂已于6月21日关闭,该工厂占日产在华总产量的10%左右,而从岚图汽车获得的消息称:东风日产位于武汉的云峰工厂已经转为生产国产新能源品牌汽车——岚图汽车。

9月3日,凤凰网报道,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将于9月6日永久关闭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Ecuador)的工厂,并将解雇该厂320名工人。

9月19日,据彭博社、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大众集团在中国计划关闭南京大众工厂;另外浙江宁波的斯柯达工厂已经闲置了几个月,也正在考虑关闭,大众意在调整斯柯达的营销和重组经销商网络;在德国本土,大众汽车集团正考虑首次关闭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内自主品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合资汽车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转型压力,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知名合资企业的举措,反映了合资品牌在市场转型中的艰难抉择。

▍传统合资车企的艰难转型

传统合资车企在通过关闭或优化传统燃油车生产线,转而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合资品牌或将借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大众汽车集团过去几年在电动化转型已累计投入了890亿欧元,并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继续投资1800亿欧元,2024年4月,大众投资25亿欧元拓展合肥生产及创新中心,此前大众入股小鹏汽车,签署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对中国市场中型车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本田汽车集团计划在2030年全面普及纯电动车之前的10年内,投入约10万亿日元的资源,中国市场方面,3年内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5年,纯电动车销售比例达到100%。

丰田汽车集团在HEV、PHEV、BEV、FCEV在内的多元技术路线布局多年,形成了业界少见的“全方位电动化”布局,丰田HEV系列在中国市场累计突破250万辆,去年,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新品牌、新产品、新战略上马,甚至为达目的不惜“合纵连横”,跨界“求援”。主流合资品牌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凶猛攻势下,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症结所在正迎头追赶。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诚然,我们看到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追赶,但关于“欧美新能源车战略动摇”“西方正在集体退出电动车领域”的传闻,让近期的舆论场比较焦虑。

传闻的本质是欧美因为自身产业链成本问题,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甚至高于高额关税加持后的中国新能源车),随着欧美开始降低对电动汽车的补贴,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兴趣随之降低。

欧美车企没有回归燃油车,也没有停止电动汽车业务,可能是因为不赚钱,所以往后延迟一阵。

据环球时报消息,保时捷和奔驰相关负责人,在回应环球时报记者时,都称“对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决心不变”。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也表示,“汽车的未来是电动车,这是显而易见的。”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当前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重要力量,代表着一种产业未来方向,代表着消费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攻占市场。

诚如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所言,锂电行业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最强的“本钱”是过硬的产品,要下狠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虽然目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其他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各有各的优势,也正在往各自的技术赛道上发力,希望凭借新的技术打开市场。例如亿纬锂能、比克动力的大圆柱,中创新航的OS电池,欣旺达、巨湾技研的快充电池,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孚能科技的SPS软包电池,以及行业的攻关方向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方向既是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但冬天再长,终将过去,锂电企业去拼技术、拼质量、拼效率、拼战略,一定会迎来下一个春天,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驾驶两大技术演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和动能会更加强劲。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