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作者|冯圆圆
日前,周氏家族陷入“减持套现”的旋涡之中。
周氏家族目前是上市公司红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通过红豆集团持有了红豆股份近六成的股权。
从周氏家族近年来的动作来看,“减持套现”之声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近年来红豆集团多次转让其所持股份,先后共计变现超10亿。不过,红豆集团对此极力辟谣表示,所减持的钱均进入公司账户。
在红豆集团之外,周氏家族也通过基金等途径减持了其手中所持的股份。
除此之外,近年来红豆股份“慷慨解囊”,分红比例高居不下,其中近三成进入周氏家族手中。

实控人频繁减持套现?
近日,红豆股份实控人家族“频繁套现”的声音在网上流传。
据了解,网传的“频繁减持套现”指向的是红豆股份的大股东“红豆集团”的减持行为。股权结构上,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红豆集团”)是红豆股份的第一大股东,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7日红豆集团持有红豆股份58.9%的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9月16日,红豆集团与无锡文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其所持的1.38亿股红豆股份的股权,转让总价约为6.43亿。
今年8月,红豆集团控股的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用股份”)表示,红豆集团拟将其持有的1.1亿股通用股份的股权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上海九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3.97元/股,转让总价款约为4.37亿。
两笔交易,红豆集团可变现10.8亿。不过,对于网上“减持”的言论,红豆集团表示,其所得资金全部进入红豆集团账户,用于集团的发展,并未落入个人腰包。
不过,网络上质疑红豆股份实控人家族“频繁套现”的声音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一方面,股权结构来看,周海江持有红豆集团40.63%的股权、周耀庭持有红豆集团37.4%的股权、周海燕持有红豆集团2.82%的股权、刘连红及顾萃则分别持有红豆集团1.45%、1.21%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周海江及周海燕为周耀庭的子女,而刘连红及顾萃则分别为周海江及周海燕的配偶。
(图片红豆股份2023年财报)
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目前红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周海江、周海燕、刘连红及顾萃。
另一方,除了红豆集团,周氏家族还通过减持其所持股份进行了变现。
2022年8月,红豆股份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减持,其中宽投天王星2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1400万股;周鸣江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754.17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周鸣江为周海江及周海燕之兄;而周海燕、刘连红和顾萃则均持有宽投天王星2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份额。
截至2023年3月,宽投天王星2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最终减持1399.61万股,减持金额5844.47万;而周鸣江则减持754.71万股,减持金额3758.49万。
除了减持之外,近年来红豆股份坚持分红。据Wind数据2021年至2023年,红豆股份共计分红2.42亿,而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之和仅为1.22亿。今年上半年,红豆股份再度分红0.23亿,占红豆股份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2.08%。
除此之外,截至2024年6月末周海江本人直接持有红豆股份2.09%的股权,粗略计算上述分红近三成流入周氏家族手中。

业绩低迷,多次跨界寻出路
红豆股份以男装起家,自2003年开始,红豆股份开始频频跨界置业。
2003年,房地产市场迎来分房制度调整等重大政策,红豆股份也顺势进入房地产行业。红豆股份的房地产业务以开发商品房为主,项目主要集中在无锡、镇江、南京三地。至2016年红豆股份的房地产收入已超过其男装业务;Wind数据显示,2016年红豆股份的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2%。
虽然房地产业务创收可观,但也并未给红豆股份的业绩带来质的飞跃,2016年红豆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与此同时,红豆股份在2016年的财报中透露出拟出售旗下地产业务的打算。
2017年,红豆股份以8.2亿的对价向红豆集团出售了旗下部分地产资产,这笔交易也使得红豆股份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达到了6.08亿,此后红豆股份的业绩便再也未能回到2017年的水平。
2018年至2021年,红豆股份的归母净利润连年下滑,从2.07亿降至0.77亿。于是,2022年红豆股份再度跨界进入火热的新能源行业。
(数据Wind)
业绩低迷,红豆股份继续寻找解决之法。2022年7月,红豆股份公告其子公司无锡红日风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红日风能”)与超壹动力(成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双方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政府签订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约15亿。
据公告,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2023年竣工投产,至2024年全部达产。不过,红豆股份跨界新能源或许以失败告终。今年4月,红豆股份以748万的对价转让了红日风能68%的股权。
从业绩来看,红豆股份的多元化发展并未大幅度的提升其业绩。据Wind数据显示,自2001年上市至20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红豆股份仅有8年交出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的业绩,其余时间红豆股份的业绩大多时间在呈现下滑的状态。
今年上半年,红豆股份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双双下滑,分别为10.81亿及0.44亿,较去年同期下滑1.33%及5.77%。
今年8月,红豆股份再度出售资产,以5.56亿的对价出售了金港启笛出售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相关资产。该项目于2021年10月首次被红豆股份披露,计划投资5.54亿,据媒体报道,该物流中心曾于去年5月发布过招商项目介绍。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红豆股份选择出售该物流中心,据红豆股份解释,主要是为“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