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悦达起亚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悦达起亚9月销量达21958辆,同比增长32.2%,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同时,整车生产达22200辆,同比增长17.6%。
前9个月,悦达起亚累计销量达176201辆,同比增长57%,这一成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此外,越大企业累计整车生产171360辆,同比增长78%,实现产量和销量的双增长。
尽管悦达起亚与巅峰时期的65万辆相比相差甚远,但目前的市场表现开始有所起色。而北京现代还未看到曙光。
在电动化潮流席卷市场的当下,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缓慢一直饱受市场诟病。
公开资料显示:最近的三年时间里,北京现代相继砍掉了昂希诺纯电动、菲斯塔纯电动、伊兰特EV、领动插电混动、索纳塔插电混动等电动化产品。甚至,原定于去年引入的IONIQ艾尼氪品牌,直至今年上半年才将首款量产电动车IonIQ 5N中国版车型进行预售,8月末才正式上市。
在这之前,北京现代只在2021年11月推出了一款途胜L混动版。
面对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北京现代高管的得不紧不慢,悦达起亚在电动化的步伐要快得多。
2023年,悦达起亚发布了新能源战略,旨在向电动化品牌转型。同时,悦达起亚先后在市场上投放了纯电动车EV6和EV5两款车型。按照规划,今年起亚纯电动SUV EV9、EV3也将正式进入市场;而从2025年至2027年,起亚还将依次推出入门级纯电SUV、首款电动轿车以及一款中型纯电SUV。到2030年,实现纯电车型年销量18万辆的目标,销量占比达到40%。
显而易见,起亚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力度明显加大,可见起亚扎根中国市场并重塑全新格局的决心。在这一点上,北京现代几乎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反观悦达起亚,得益于“纯电+燃油”、“内销+外销”的新发展格局,在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此前举办的成都车展上,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现代目前正在研发电动汽车,以及增程式和混合动力车型。”他还透露,北京现代在2026年会有大量产品投放。
根据北京现代的“2025向新计划”,北京现代将通过引入全新一代TMED混动技术,形成“一款MPV+两款轿车+三款SUV”的车型混动产品矩阵,实现年销30万辆的规模。
愿望很美好,但北京现代想要完成这个目标颇具挑战。一方面,北京现代的技术储备并不丰富,在三电、智能化等方面并没有看到多少跨越式的成果;另一方面,北京现代的销量目标定的也有些不切实际。毕竟,2023年大众在华的纯电动销量也19.18万辆。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内市场,北京现代还需要一段时间走出阵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