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充电桩市场的消费投诉近期显著增长,主要问题集中在占位费和退费难两大方面。有车主反映,在浙江某服务区充电仅25分钟,却被收取了高达160元的占位费。同时,退费过程中,一些充电企业设置障碍,导致消费者难以顺利退费。
除了费用问题,充电桩的电费和服务费不透明也让车主们头疼。在某些充电站,服务费甚至超过了电费,使得实际支付费用远高于预期。业内人士指出,必须加强对充电桩市场的监管,规范投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
为了规范充电收费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曾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充电费用实行价费分离,严格明码标价,并鼓励市场竞争,降低充电服务费。同时,通知还推动充电设施由电网直接供电,以减少转供带来的成本增加。
面对充电桩市场的乱象,车主们并非束手无策。如果认为充电桩的收费不合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投诉,包括直接联系充电桩运营公司、向消费者保护组织或工商部门投诉、在网上投诉平台提交信息等。
在新能源车充电领域,也有积极的探索。江苏无锡车网互动示范区正式商用,通过充电桩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双向充放电,既能让车主获得收益,又能缓解用电高峰期的供电压力。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光伏电缆等新能源充电线产品的出现,为新能源车充电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