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2万元,加上购置税减免额度,前后能省好几万。”
“上周刚提交申请,昨天就出政策……本来以为自己亏了,其实可以回溯补贴。”
“报废车还能再给几千块钱的卖铁钱,划算!”
在记者所在的新能源汽车车友群里,车主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自己能获得的优惠额度。这个话题,源于7月25日下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则消息——《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公开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若干措施》在现行“两新”工作格局和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中央和地方联动,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门槛降了,额度高了,范围广了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即“两新”,是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
记者了解到,此前,部分领域和产品已经开始了“两新”工作的落实。例如,在家电商城的显著位置张贴着“以旧换新补贴中”的招牌;在线上电商APP中的“以旧换新”专题,能获得高达3000元的减免政策;在“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微信小程序,可以直接申请报废更新补贴。
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我们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到,不少企业和群众希望中央进一步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正是在这样的呼声中出炉的——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若干措施》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
记者梳理发现,《若干措施》力度更大,简单概括,可以说“额度高了,门槛降了,范围广了”。
额度高了——
《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领域更新换新的补贴力度。比如,在汽车报废更新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将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1.5万元,都是增长了一倍及以上。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中央财政给予设备更新贷款的贴息比例,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此外,《若干措施》明确了对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方面的补贴标准,较此前均有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关心的家电产品,《若干措施》提出,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的15%补贴;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5%的补贴。
门槛降了——
在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方面,针对工业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项目难以满足要求等问题,取消了“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要求,同时,充分优化了具体办法和流程,将结合不同类型项目特点,综合采取“打捆申报、打捆下达”“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等方式,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我们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但是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赵辰昕表示。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不同,这次向地方直接安排资金,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在符合“两新”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的创造力,有利于更加快速便捷地将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
范围广了——
在设备更新方面,在原有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借鉴一些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以此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品质。
8月底前,资金全部下达
政策再好,也得看落实。
赵辰昕表示,“政策推出后,社会非常关注政策的落实情况,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若干措施》印发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各部门一起,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压茬推进、狠抓落实,推动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抓手。
一是抓紧下达支持资金。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资金,以及首批已经审核通过的约5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项目的资金,近日就会下达。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组织新一批设备更新项目申报审核,计划在8月底前,全部下达3000亿元左右“两新”资金。
二是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研究制定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全链条管理规定,压实各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真正地用于“两新”工作。将指导督促各地区严格管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对于骗补贴、套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是及时开展督导和政策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督促指导,组织地方开展自查自评,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年底前,还会扎实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的评估,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完善政策措施,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是持续做好宣介引导。“两新”工作关系众多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做好宣传解读、让有关方面了解优惠政策十分重要。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宣介好具体的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两新”工作的关切。
对下半年的消费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209726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不过,正如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于建勋所说,尽管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要看到,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居民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大宗消费波动不稳。
赵辰昕也表示,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全面恢复的基础需不断巩固。
因此,在下一阶段,要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能,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扩大,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目前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以来对促进消费增长已经发挥了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赵辰昕提出,《若干措施》结合当前消费市场的新情况新特点,非常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相信一定会对下半年消费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正向的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具体来讲,可以从三方面看。
一是更好发挥地方能动性和创造性。从额度和方式上看,此次从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拿出3000亿元左右资金,其中1500亿元左右资金直接下达给地方,目的就是让各地区更有底气、更有能力,更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好释放消费潜力。在具体操作上,这1500亿元左右资金的下达,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加权测算,合理确定各地区资金分配规模。各地区要按照“两新”政策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尽快让更多消费者享受这项政策。
二是更大力度提升大宗消费。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市场规模大、拉动效应强。《若干措施》突出重点,加大对这两个领域的支持力度。在汽车消费方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在此前基础上提高了一倍甚至一倍以上。在家电消费方面,明确了8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标准,个人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产品,最高补贴比例可以达到销售价格的20%。通过落实好这些具体的政策,可以进一步释放消费者潜在需求,促进大宗消费稳定增长。
三是更大力度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考虑到消费品种类繁多,不同消费者更新需求差异比较大,鼓励地方充分发挥创造力,在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等领域,因地制宜确定支持标准和支持方式,进一步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