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独立告终,飞凡回归上汽乘用车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青橙汽车 时间:2024-10-30 17:05:42

飞凡的回归给了上汽乘用车更多可能。

10月28日晚,上汽乘用车发布名为“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梦想融合,承诺加乘”的海报,并附带视频称“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奔跑,而是选择并肩前行”,此举意味着独立运行三年的飞凡汽车正式回归上汽乘用车。

据了解,目前已有35家荣威门店、12家飞凡门店正式合并为荣威飞凡经销商。按照计划,后续上汽乘用车将以“一天一新店”的速度加速整合,到今年年底达成100家经销商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渠道整合,荣威和飞凡整合还将涉及品牌和产品线的重新定位。不过,具体整合方案尚未公布,但有消息称因为要等待新的方案原定9月份上市的飞凡RC7也因此推迟。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超四十家的门店的合并,可见上汽乘用车高效的执行力与资源整合效率。在业内看来,这一系列调整与今年8月的上汽乘用车的人事换防不无关系。

8月中旬,上汽集团一纸调令,阔别上汽乘用车三年的俞经民再度回归。40个月前,俞经民从上汽乘用车调往上汽大众,在俞经民看来这是“从安亭到安亭”。如今,从上汽大众回归上汽乘用车,依旧是“从安亭到安亭”。这背后不仅是两家公司距离上的接近,更是战略思考的不谋而合。

显然,这一次俞经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然而,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俞经民没有调整的时间,这也是荣威、飞凡被加速整合根源之所在。而上汽乘用车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也彰显了品牌在提升效率与竞争力上的深思熟虑。

实际上,飞凡和荣威整合并非个例,在此之前已有吉利几何并入银河的先例。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面对众多新对手,传统汽车品牌开始尝试‘新玩法’,因此选择在多个细分市场撒网。多品牌尝新的同时,未能杀出的品牌开始被市场淘汰,也成为车企的试错成本。如今,众多车企逐步找到方向,开始重新调整品牌战略布局并整合资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荣威飞凡品牌融合的逐步深入,上汽乘用车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核心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合并还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