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EV有大部分纯电车的优点,又较不用担心电池衰退、充电排队的疑虑,但FCEV难普及的原因并不在车子,而是车子以外。然而,车厂总不能叫车主自己在家提炼氢气吧?车厂势必要提供更完整的氢气补充配套,这就需要大量成本,对大部分车厂来说,光是开发纯电车就已经焦头烂额,还要另挪成本投资氢能更困难。
要盖充电站本身就成本高昂又麻烦,想盖加氢站更困难。氢气存储、运送、规格都比电力复杂,现代当初开卖Nexo时,加州只盖了不到50座加氢站,不到一年就有许多车主反映加氢站不一定有足够存量,加氢非常麻烦。
更糟糕的是,氢燃料电池技术本身的能源转换效率就比纯电池低,而氢气提炼方式又非常消能耗源,以整车生命周期来说,纯电车行驶2.2万公里左右,整体碳排放就能追平燃油车,FCEV可能需要两倍或更高里程才能真正“减碳”。
除了现代汽车,日本Toyota与Honda,还有欧洲的奔驰、BMW也都有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不过欧洲车厂基本上已经将眼光转向商用大型货车,Honda则混沌不明,Toyota推出Mirai 2之后,氢燃料电池车基本上也已经处于放生状态,现代汽车在这时发布FCEV乘用车,似乎有点逆风前进。话说回来,做一台氢燃料电池车并不困难,要弄出整个配套才是真正烧钱的环节,如果制氢和加氢方案没有进展,那大概也赔不了什么钱。
(图片Hyun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