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标题就知道,这里面讲的主要是电动汽车,所谓的大考自然是中美欧的博弈,当然基本上就是美欧联合起来针对中国。
11月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正式生效,虽然现在还在谈,但欧盟基本不愿意让步,而且即便最终有了方案,关税肯定是涨了,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研究机构Dataforce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品牌在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交付量中所占的份额为8.5%,低于去年同期的9.6%。
同样追踪汽车市场的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旗下的MG品牌汽车销量下滑幅度最大,下滑了42%。
这个数据是欧盟7月宣布搞事情以来出现的,可见影响还是比较大。
虽然现在电动汽车正在拉开三方博弈大幕,但真正演变重点是接下来几天的美国大选。但无论怎么样,中国实际上已经赢了。
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关税,在太阳能上玩过一次,美国还是大量间接在采购中企生产的,欧洲更是如此,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补贴太阳能装置,并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
过去这么久,欧盟多数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倒闭了,可见关税不是正确的路,现如今重复在电动汽车上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