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梅赛德斯-奔驰官宣已经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这套固态电池的电芯是由美国企业Factorial Energy提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测试车辆为纯电EQS。在换装固态电池之后,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了25%,单次充电续航可超过1000km。
为什么固态电池在业界会备受关注?因为固态电池不仅能让新能源车续航更长,充电时间也会大大缩短。目前的三元锂电池在800V高压系统下,电量从30%充到80%,可能需要15分钟左右,但如果是固态电池15分钟已经足够将电量充满。
另外,固态电池因为使用固态电解质来替代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它基本消除了泄漏和爆炸的风险,让电池更安全。同时,固态电解质也不易受外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即使在极寒条件下,受到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虽然固态电池有诸多优点,但从目前来看,固态电池生产制造的门槛依然较高,除了关键技术还有待攻克之外,最大的痛点还是成本。不过电动汽车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固态电池的难关就必须被攻破。
不仅是奔驰,包括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现代、通用、宝马、福特等海外车型,以及长安、奇瑞、上汽、广汽、吉利等中国车企也都在积极布局。
奇瑞在去年的全球创新大会上宣布,其正在研发的鲲鹏固态电池,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
上汽集团计划在2026年四季度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
广汽集团计划将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并率先搭载在昊铂车型上。
长安汽车虽然计划将在2030年逐渐进入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阶段,但此前长安已经入股了重庆太蓝新能源,这一战略合作也有望加速长安汽车固态电池的提前产业化应用。
那么,谁能率先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此前,业内专家大多认为全固态电池的普及应用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不过随着大量资本的投入,全固态电池时代到来的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