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2025全国两会:聚焦绿色产业升级 破局新能源发展瓶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莱充 时间:2025-03-07 16:31:00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布局的关键时期,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建、电动自行车及新能源产业四大领域,代表委员们从政策创新、标准建设、数字转型等维度建言献策,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绘制发展蓝图。

一、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构建高效补能体系

1.换电模式破局

广汽集团冯兴亚代表指出,面对换电站建设成本高企(单站投资超500万元)、电池标准不统一等行业痛点,亟需推进"三步走"战略:加大财政补贴

力度,重点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站建设;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换电设施纳入城市新基建规划;制定国家换电电池标准体系,2025年前完成主要车企电池规格统一。

2.充电网络升级

基层代表石炳启提出"三位一体"充电解决方案: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强制新建小区按车位30%配置充电桩;推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智能管理,节假日充电桩可用率需达95%以上;建立充电车位占用处罚机制,参照北京经验实施"占位费"制度。

3.智慧充电生态

小米雷军代表建议构建国家级充电平台,整合车企、桩企数据资源,实现"一个APP走全国"的充电体验。同步推进超充标准国际化,2026年前完成电压平台、通信协议的全面统一,使充电效率提升40%。

二、电动自行车:智慧出行新范式

1.管理机制创新

天能集团张天任代表呼吁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一线城市推行电子围栏技术,二线城市开放轻便摩托车上路,三四线城市全面取消"禁摩令"。同步建设500公里城市慢行专用道网络,配套智能感应交通灯系统。

2.便民服务体系

推行"社区车管所"模式,将上牌服务下沉至2.8万个城市社区,实现购车、上牌、保险"一站式"办理。试点电子号牌管理系统,整合交通违法监测、电池安全预警等功能。

3.安全效能提升

清远市政协杨荔委员倡导构建"政府-企业-社区"三级安全教育体系,要求生产企业内置骑行安全提示系统,社区每季度开展安全实训。2025年前实现充电桩社区全覆盖,消除入户充电安全隐患。

三、新能源产业:数字转型与公平发展

1.氢能产业突围

美锦能源姚锦龙委员建议设立200亿元氢能产业基金,重点突破储运技术瓶颈。建立"绿氢"认证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给予度电补贴0.3元,推动成本降至25元/公斤以下。

2.能源数字革命

加速构建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风光储氢多能协同。在西北地区建设5个国家级能源大数据中心,2027年前完成80%以上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全产业链运营效率30%。

此次两会提案勾勒出清晰的绿色发展路线图:通过政策创新破除制度障碍,依托标准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效能。随着各项建议的落地实施,预计到2027年,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核心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