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楼市三宗地块以高溢价成交,尤其是高新区大源西地块,以3.17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了成都的单价地王纪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房企对成都市场的看好,也透露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对于未来楼市的预判与赌局。
成都楼市历来以其强大的抗跌性和韧性著称。自2022年商品房成交量规模取代武汉登顶中国楼市第一城后,成都已连续三年蝉联这一桂冠。2024年,成都新房成交量达到11.1万套,二手房成交量更是高达23.1万套,双双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数据无疑为成都楼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增强了房企对成都市场的信心。
然而,在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隐忧。首先,去年四季度的楼市行情,很大程度上是情绪与利好的叠加。一线城市楼市的躁动,带动了成都等二线城市的跟进。在情绪高涨之下,成都又出台了一系列购房政策,包括购房落户、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但更关键的是,新房打折、二手房降价让利,才是购房者持续进场的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份,成都多个项目推出了较大力度的优惠,购房者因此得以持续进场。
但即便如此,成都楼市的库存压力依然不容忽视。据克而瑞四川统计,大成都新旧房总存量近27万套,其中二手房挂牌超16万套,是新房存量的1.6倍。这样的库存规模,无疑对房价的上涨构成了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就业形势仍不明朗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城市的房价都不具备强力反弹的基础。
那么,房企为何还敢以高溢价拿地呢?这背后,既有对成都市场的看好,也有对未来楼市分化的预判。成都作为一个版图辽阔的城市,优质资源和产业基本集中在核心区,人口也随着流动而聚集。因此,核心区的去化周期非常短,房价安全系数较高。而外围区则面临着库存量高、流速慢的问题,去化周期长,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从这次高溢价拿地的房企来看,招商蛇口显然对成都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判断。尽管其去年营收略有增加,但利润却大幅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招商蛇口依然敢于以70.4%的溢价率拿下高新区大源西地块,无疑是对成都楼市未来分化的坚定看好。
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即便是在核心区,也并不意味着房价就能一路上涨。房企需要考虑到的是,未来的市场需求、购房者的购买力以及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购房者的购买力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对于房价的上涨构成了制约。
因此,对于房企来说,高溢价拿地既是一场豪赌,也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决策。他们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形势、政策环境以及自身实力等因素,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对于购房者来说,也需要理性看待当前的市场形势。尽管成都楼市整体表现出色,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角落都能分享到这份繁荣。购房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购房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和楼盘进行投资或自住。
综上所述,成都楼市冲破天花板的高溢价拿地现象,既是市场对成都信心的体现,也是房企对未来楼市分化的预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和购房者都需要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楼市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