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今明两年买房,2030年可能给自己埋下隐患?3大“坏消息”要知晓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万公子 时间:2025-04-24 22:05:08

这两年的楼市,大趋势基本上已经确定,每年几百个利好落地效果依旧不理想。房企们的日子也不好熬,甚至曾经曾经活跃的房企,大概率也要“去地产化”,要么改行、要么缩小规模,

都知道,房子走上行周期的那几年,房企只要能拿到地,随便开发一下,都能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不少国企央企也忍不住进去分一杯羹。但是,当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后,甚至头部房企也陷入了困境,包括央企的地产投资也未能幸免,这种退地产化也是意料中的。

比如,时代周报消息:央企中交建旗下的地产公司——中交地产,2024年,中交地产营收同比下降44.59%,净利润-51.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79亿元。另一家央企宣布拟退出地产业务,两年共亏损70亿元。

国央企还可以剥离房地产行业,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呢,他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遗憾“离场”。面对这样一个环境,很多人担忧,明年究竟要不要买房呢?

相信听说了最近市场销量大涨的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然而,有三大“坏消息”,或许给我们未来埋下隐患,大家一定要提前知晓。

.01

第一个“坏消息”:房价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较大

房地产市场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调控、经济形势、人口结构变化等等,这些都会对房价走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2024年下半年以来,虽然一线城市销售持续回暖,但是总的2024年的情况却不比预期好,比如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12.9%和17.1%,这显示出市场整体需求依旧在减少。

虽然政策层面在积极促进市场止跌回稳,但未来里面的房价波动依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今明两年买房,到2028年,房价可能下跌,导致房产价值缩水。

尤其是那些产业基础薄弱、人口持续流出的三四线,房价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即使政策措施能让短期回暖,但长期依旧存在较大的贬值风险。而一旦价格继续下行,到那时不论是置换还是通过房产抵押获取资金,都会面临困难。

.02

第二个“坏消息”:持有成本越来越贵

一方面,物业费、取暖费、水电费等等各项基本生活费用将逐年上涨,对于手上有多套房的家庭,以及购买高价房产者,这笔费用累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支。

另一方面,房产税渐行渐近,这两年有关于房产税的讨论越来越多,试点扩大到全面落地已然大势所趋,届时持有房产的成本将大幅增加。

如果今明两年买房,到2030年正好赶上房产税全面落地,那么每年都要面临房产税费带来的经济负担。届时,投资者面临的是:持房成本大幅增加,租房收益因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租金难以上升,房产投资回报率将进一步降低;而对于刚需家庭,也会因为生活成本的上升而影响生活质量。

.03

第三个“坏消息”:房屋质量与后续维护问题。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周期的打开,市场竞争力加剧,不少企业也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这种背景下,房屋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开发商为了控制成本,可能存在施工采取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房屋的安全隐患令人堪忧,比如墙体裂缝、隔音效果差、漏水等等,这些问题一开始感受不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会一个一个暴露出来,给买家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另外,房屋后续的维护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买入房子以后,从2025-2030年,还要面临房屋的日常维护,如水电维修、墙面翻新、小区公共设施维护等都需要费用支出。尤其是如果小区物业质价不符,不作为,房屋及居住环境的维护状况将更差,进一步降低居住体验,同时也影响房产在二手市场的价值。

.04

写在最后

今年两年,买房的门槛越来越低,优惠也更加诱人,这两年进场,看似抓住了机遇,到长远到2028年来看,上述三个“坏消息”带来的隐患不容小觑。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现金为王更为明智。如果确实有自住需求,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符合自身经济实力的好房子。

如果你还幻想通过投资房子获得丰厚的利润,除非你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更为专业的知识储备,否则劝你打消这个念头。

至于大开发,原来那种求数量多的玩法以后行不通了,唯有将产品打磨好,树立自己良好的口碑,才能在这个赛道走的更久、更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