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跑了一趟 800 公里的高速长途,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电车和油车之间实实在在的差距。今天就来跟大伙唠唠,要是你也正纠结选电车还是油车,特别是经常有长途需求的,那可得仔细瞅瞅。
出发前,我开着那辆油车,去市区加油站把油箱加满,它的油箱容量是 55L ,加完油后,仪表盘上显示续航里程有 780 公里。就这么上路了,在这 800 公里的行程里,油表指针稳稳地下降,哪怕中途遇到了堵车路段,我心里也一点不慌,瞅着剩余油量,就知道妥妥能到目的地。
换作电车呢,我有次借了朋友一辆标称 CLTC 续航 600 公里的电车,上了高速后,我设定 110km/h 的定速巡航。可没成想啊,才跑了 220 公里,电量就从 100% 掉到了 45%,续航达成率仅仅 55%。这一下就让人心里没底了,赶紧得找地方充电。这续航上的差距,在长途驾驶里可太关键了,油车那实打实的 “续航自由”,和电车这打折扣的续航相比,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从能耗方面来看,这一趟高速,油车搭载的是 2.0T 发动机,全程平均油耗 6.8L/100km,按当时 95 号汽油 7.64 元 / 升的价格来算,百公里成本大概 52 元。发动机在 1500 - 2000 转的经济区间运行,热效率能达到 38%,能耗控制得相当不错。
再看电车,市区里能耗确实低,可一到高速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实测这辆电车高速平均电耗飙升到 21kWh/100km,比市区工况的 13kWh/100km 增加了 61.5%。要是用充电桩,均价 1.8 元 /kWh,百公里成本大概 37.8 元,虽说比油车低一点,但考虑到续航缩水和补能时间,这代价可不小。要是用家用充电桩,0.5 元 /kWh,百公里成本能降到 10.5 元,可长途的时候,哪能用得上家用桩呢。
驾驶感受上,油车和电车也各有不同。踩下油车油门,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出轰鸣声,400N・m 的扭矩在 1800 转的时候全部释放出来,超车时深踩油门,那推背感特别明显。电车呢,加速表现特别惊艳,电机零延迟输出 300N・m 扭矩,起步加速那一下,甚至能让人有点眩晕感。不过,电车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噪能达到 72 分贝,胎噪也挺明显,又没有发动机声浪掩盖,座舱的静谧性反倒不如油车了。而且,动能回收系统在高速工况下效率变低,刹车脚感和市区驾驶差别很大,得花时间适应。
最后说说补能,这差距更是一目了然。油车去加油站,5 分钟就能加满油,跟 “满血复活” 似的,立马又能接着跑。可电车呢,哪怕是 120kW 的快充桩,从 30% 充到 80% 也得 35 分钟,要充满,那得 1 个小时以上。我在高速服务区给电车充电的时候,就碰上电网负荷限制,充电功率从 100kW 一下子降到 40kW,结果补能时间延长到 50 分钟。
跑了这一趟 800 公里高速,我是真切感受到了,要是你经常要跑长途,或者生活在充电设施不太完善的地方,油车还是更靠谱些。它续航没焦虑,补能效率高,驾驶体验也成熟。当然啦,电车在市区通勤这些方面有它的优势。但就目前来看,在长途驾驶场景下,电车和油车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未来,要是充电网络能更完善,电池技术再有大突破,说不定电车能补上长途这块短板,可现在嘛,大家买车的时候,还是得好好权衡权衡。
好啦,今天关于电车和油车在高速上的这些差别就分享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大伙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爱车,一路平安,财源广进!